第64章 匠科首试放榜(上)(1 / 4)
洪武三年的腊月,应天府的天色灰蒙蒙的。
武英殿内却暖洋洋,殿内人员都穿着秋季官服,保暖棉衣都以脱下。
朱元璋端坐龙椅,眉头微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上一份厚厚的名册。
吏部尚书捧着另一份誊抄工整的榜单,躬身侍立。
太子朱标站在下首,目光沉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李祺则被特许站在朱标身侧,小脸上没什么表情。
“陛下,”
吏部尚书道,
“首届匠科取士名录已定,共录三十人。
此乃最终定稿,请陛下御览。”
朱元璋没接,只是抬了抬下巴:
“念。”
“是。”
吏部尚书深吸一口气,展开榜单,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
“甲等三名:
第一名,应天府,王铁柱。
呈献‘水力联动多锭纺纱机’,一机可抵八名熟工,纺纱速度提升五倍,纱线匀称坚韧。
经工部织染局试织,确凿无误!
第二名,苏州府,李水生。
呈献‘龙骨翻车’,以齿轮联动,借水力或畜力,
可将低处之水提升三丈有余,且无需壮丁时刻看顾,
一人可管三台,灌溉效率倍增!
工部屯田司于江宁庄试之,百亩旱田得救!
第三名,北平府,张守拙。
呈献‘精钢淬火新法’,以秘制淬火油及控温之术,
所出刀剑、农具,刃口锋锐,韧性十足,不易崩卷。
兵部武库司试刀,斩寻常甲如切腐木!”
每念一个名字,朱元璋紧锁的眉头便舒展一分。
他虽不通具体技艺,但“一机抵八工”、“一人管三台”、“斩铁甲如切腐木”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效。
这都是能省人力、增产出、强兵甲的真东西!
吏部尚书继续念道:
“乙等十名:
第四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