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灯谜藏玄机(1 / 4)

加入书签

    站在灯山侧面的台阶上,视野开阔,方才的拥挤感被璀璨灯海与喧嚣人声取代,更显节日的壮阔。

    不远处的夫子庙广场中心,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吸引了更多的人群汇聚。

    “快看那边!是灯谜擂台!”

    朱棣眼尖,指着高台兴奋地喊道。

    只见高台四周挂满了各式精美的花灯,台上人影晃动,似乎在进行着激烈的竞猜。

    台前悬挂的巨大横幅上写着:“文华轩元宵灯谜盛会,魁首赠上品徽墨端砚、和田玉镇纸!”

    奖品之丰厚,引得台下围观的文人墨客、富家子弟乃至普通百姓都跃跃欲试。

    “走,去看看!”

    朱标也被勾起了兴趣。

    刘琏更是眼中一亮,这正是他擅长的领域。

    刘璟也对那些制作精巧、谜题雅致的花灯颇感兴趣。

    连徐辉祖也觉得,在高台附近视野相对开阔,比在拥挤街道更利于护卫。

    一行人便随着人流,移步至灯谜擂台之下。

    台上,一位身着儒衫、须发皆白的老者正主持着谜局。

    谜题难度果然层层递进,从简单的字谜、物谜,渐渐过渡到诗词典故、历史人物、乃至一些涉及巧思的难题。

    台下不时爆发出喝彩声或惋惜的叹息。

    朱标很快猜中几个典故谜,引得周围人侧目。

    刘琏也接连破解了几个涉及《论语》《孟子》的雅谜,赢得一片赞誉。

    刘璟则安静地站在哥哥身边,目光流连于台上悬挂的一盏盏谜题花灯,遇到感兴趣的也会凝神思索。

    李祺对纯粹的文墨谜兴趣不大,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但当一个谜题被念出:“‘身居水晶宫,专司灭火功。水泼它不湿,火烧它更红。’(打一物)”时,台下众人陷入沉思。

    这谜题似乎超出了常见的典故范围。

    李祺心中一动,这描述……不就是后世的“灭火器”吗?

    虽然现在没有,但原理相通。

    他随口低声道:“此物非金非木,内藏玄机,以气压或药粉灭火,遇火则其标志更显眼,水泼自然不湿其身。”

    他声音不大,但旁边的朱标和刘琏都听到了。

    朱标眼中露出恍然,刘琏则是眉头紧锁。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