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孤家寡人(1 / 2)

加入书签

韩熙载望着杨骏依旧坚定的脸色,知道再停留劝说也难改其心意,继续纠缠只会徒增尴尬,便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长衫,对着杨骏拱手道:“既如此,韩某便不打扰将军歇息,明日朝堂之上,再看分晓。”

杨骏起身颔,没有多言,只是朝着楚昭辅扬声喊道:“昭辅兄,送送韩大人。”

楚昭辅闻言立即站了起来,对着韩熙载做了个“请”

的手势道:“韩大人这边请,夜里风凉,我给您拿件披风。”

韩熙载摆了摆手,笑着道:“不必麻烦,金陵的夜色我熟,几步路罢了。”

说罢,他又转头看了杨骏一眼,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明日保重”

,便跟着楚昭辅走出了驿馆。

驿馆内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烛火在空气中跳动,映得案几上的文书忽明忽暗。

杨骏伫立在案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舆图上的疆界,神色沉凝,似在梳理明日朝堂的应对之策。

片刻后,门外传来轻缓的脚步声,楚昭辅送完韩熙载归来。

他快步上前,压低声音道:“将军,方才与韩熙载同行时,我又试探了几句,他虽真心盼着议和,但南唐朝堂派系复杂,他官职有限,明日能在殿上帮咱们的地方终究不多,最终还是得靠咱们自己硬撑。”

杨骏闻言目光骤然变得锐利,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知道。

明日面圣只是道开胃菜,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

眼下最关键的,是摸清燕王李弘冀的底细,你尽快安排人去查,越详细越好。”

楚昭辅闻言,立刻点头应下,没有半分迟疑:“将军放心,我明日一早就让蛰伏在金陵的探子动起来,定把燕王的情况摸清楚,绝不让他在暗处给咱们使绊子。”

“嗯。”

杨骏微微颔,迈步走到窗边,指尖推开一条窗缝,目光透过夜色望向金陵城深处,语气里多了几分冷冽:“李弘冀不只是主战派的核心,更是南唐少有的敢打敢拼的皇子。

摸清他的底细,不仅能掌握主战派的底牌,更能看清南唐未来的动向。”

他顿了顿,指尖在窗沿上轻轻敲击,声音压得更低:“而且,以他的性情与野心,若将来真能掌控南唐,必会整军备战,找大周报淮南之仇——这样的人存在一日,对咱们大周而言,就是一日潜在的威胁。

大周要的是长久的安稳,绝不能允许这样的隐患留存!”

“将军远见,属下佩服。”

楚昭辅拱手道,“明日我让探子重点查两件事:一是燕王在军中的嫡系将领,看能否找到突破口;二是他与南唐朝臣的矛盾,尤其是和其他皇子的嫌隙,或许能借势削弱他的势力。”

杨骏转头看向他,眼中闪过赞许:“就按你说的办。

但切记,此事需暗中进行,绝不能与大周使臣的身份扯上关系……”

……

韩熙载夜访杨骏的消息,没过多久便由探子呈到了南唐皇帝李璟的案前。

李璟捏着密报,指尖轻轻摩挲着纸面,抬眼看向身旁侍立的内侍,语气带着几分揣测:“韩熙载离开驿馆时,竟是一脸失落?若是如此,看来他与杨骏的会面,商议得并不愉快。”

内侍躬身回话,声音恭敬:“回陛下,探子亲眼所见,韩大人走出驿馆时,眉头紧锁,脚步匆匆,确实不像谈得顺利的模样。

只是不知,二人究竟因何起了分歧。”

“明日朝会,还宣见杨骏吗?”

内侍见李璟沉默,又轻声追问了一句。

李璟闻言,目光飘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神色愈怅然。

他刚继位时,曾率军消灭楚、闽两国,那时南唐疆土辽阔,国力鼎盛,何等意气风。

可如今,周军步步紧逼,南唐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