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初见二人(2 / 2)
,从京兆府出,先到潼关,再入陕州,沿着黄河南岸的‘陕洛驿道’到洛阳,最后走汴水北侧的‘汴洛驿道’回开封。
这一路路程不短,咱们早些动身?”
赵普与楚昭辅齐齐应了声“好”
,动作利落地上了马。
晨光洒在三人三骑身上,马蹄踏过带霜的路面,朝着东京开封府的方向,缓缓行入渐亮的天光里。
……
行过两日,远处终于浮现出潼关的轮廓。
晨雾尚未完全褪去,那座扼守陕豫咽喉的雄关便在苍茫山影间立着,青灰色的城墙顺着山势起伏,像一条蛰伏的巨龙,将黄河与秦岭的天险牢牢锁在掌心。
杨骏勒住马缰,抬手遥指前方:“过了这潼关,才算真正入了中原腹地。
此关左依华山,右临黄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便是平日,盘查也比别处严些。”
赵普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关楼高耸,“潼关”
二字题在匾额上,虽蒙着些尘土,仍透着几分凛然气势。
往来的商旅与兵士在关下排着队,守城的兵卒正逐一查验文书,马蹄声、吆喝声顺着风飘过来,倒添了几分热闹。
楚昭辅目光落在城墙的垛口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马缰绳——他曾听人说过潼关的险峻,今日亲见,才知传言不虚。
正思忖间,杨骏已催马向前:“走吧,趁着天早,早些过关,免得傍晚赶不上驿馆。”
三人随着人流缓缓靠近关下,杨骏从怀中取出早已备好的文书,递到守城兵卒手中。
兵卒展开一看,见文书上盖着殿前司的朱红大印,又抬眼扫了扫三人的装束——杨骏一身劲装透着英气,赵普与楚昭辅虽着常服却气度沉稳,便不敢怠慢,抬手示意放行。
马蹄踏过潼关门洞的青石板,沉闷的回声在拱券间悠悠荡开,刚出洞口,风声忽然变得清亮,东侧传来黄河的涛声,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气势磅礴得令人心头一震。
楚昭辅下意识勒住马,回头望向渐渐远去的关楼,日光已将城墙染成淡金色,心中不由得慨然——这便是中原的雄关,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难怪千百年来,无数人要在此争雄逐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