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世界为你起舞(2 / 7)
bsp; 政治氛围极其浓重的《华盛顿邮报》特意用社会版头条而非体育版头条来报道这场胜利,并且好一顿上高度。
大概意思是——
这场胜利代表着最为本质的美国精神,强硬,不惧敌人的威胁和打压,面对失败永不言弃,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极大鼓舞了正处于伤痛之中的美国人民。
华盛顿以奇才为荣,以乔丹为荣,以方星河为荣……
等等等等,巴拉巴拉。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官方又在拿那场袭击做文章。
但这对方星河没有任何坏处,反而让他成为精英人士眼中的不屈斗士、铁血英雄,实现了在华盛顿地区的声誉突破。
这其中有一个谁都不敢提到的重要因素——方星河不是黑人。
虽然黄种人在美国比黑人更受歧视,但其实,这种歧视不是纯粹瞧不上的那种厌恶,而是混合了警惕和畏惧。
美国社会专门为黄种人里的中国人设置了一个隐形的天花板,可事实上,他们在相当多的层面都依赖华裔,视其为需要尊重并警惕的高等精英。
你们以为全华裔奥赛队是后世的专有产物?
不不不,其实早已如此了,比如今年的美国奥数国家队总共6名成员,里面就有4个是华裔。
所以,华裔受到的歧视和黑人受到的歧视,本质远不一样。
乔丹在奇才的二次复出,并没有打穿华盛顿特区精英阶层的心理防线。
鄙视链始终存在,所以奇才的球市始终不温不火,并没有扩大到理想中的程度,更别提与后世的金州勇士相提并论。
但是,自打昨天的复仇之夜,方星河做到了波林想都不敢想的事。
奇才队成为了华盛顿的象征,真正进入主流市场和主流视野,看奇才队的比赛,不再是一项“底层人的廉价娱乐活动”。
上面那句话是上一任华盛顿市长的原话,华盛顿市区的大学体育联盟也经常跳脸嘲讽NBA等商业联盟。
总而言之,曾经的奇才相当没有牌面。
但现在,精英们开始讨论奇才。
有一个最直接的证据是:奇才季票超售了。
华尔街日报特意用了一整个版面来讨论方星河给奇才队带来的改变,以此论证你方哥的商业价值。
理论上,NBA球队季票这玩意,是跟场馆座位高度绑定的。
41场主场比赛,季票购买的是主场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