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先发制人!(2 / 3)
p; 只要操作得当,不仅能将吴承安擅杀大臣的影响降到最低,还能借此机会,狠狠打击太师一党的气焰!
唐尽忠深吸一口气,决然道:“何公所言极是!证据确凿,大义在我!”
“明日早朝,我兵部定当率先发声,参劾李文渊贻误军机之重罪!”
蒋正阳也重重一拍大腿:“没错!咱们就先发制人!”
“打蛇打七寸!看那李崇义明日如何自辩!我这就回去准备奏章措辞!”
三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与决绝。
一场针对当朝太师的朝堂风暴,就在这何府的客厅之内,悄然酝酿成型。
明日金銮殿上,必将有一场激烈的交锋。
次日。
时值二月初,正是春寒料峭,冬意未尽的时节。
洛阳城的黎明,依旧被一片沉沉的寒意包裹着。
卯时未至,天色仍是青黑,只有东方天际透着一丝微不可查的鱼肚白。
凛冽的北风如同冰冷的刀子,贴着地面刮过空旷的街道,卷起昨夜残留的些许霜尘,打在脸上,刺骨的冷。
宫墙角背阴处,前几日的残雪尚未完全消融,凝结成肮脏的冰碴,更添了几分肃杀。
通往皇宫的御街上,已然热闹起来。
一盏盏灯笼在寒风中摇曳,映照出一张张或肃穆、或困倦、或带着心思的官员面孔。
文武百官们身着厚重的朝服,外面大多罩着御寒的披风,呵出的白气在灯笼光下氤氲成一团团雾。
他们或乘坐轿辇,或骑马,更多的是徒步而行,在亲随仆役的簇拥下,沉默而有序地向着那巍峨的宫门汇聚。
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而单调的声响,与轿夫的脚步声、低语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这黎明前特有的、压抑而紧张的序曲。
宫门——“应天门”巨大的阴影下,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候入朝的官员。
依照惯例,品级越高,抵达的时间往往越晚。
当朝太师李崇义的八抬大轿在众多护卫的簇拥下,稳稳地停在宫门前时,几乎吸引了所有在场官员的目光。
轿帘掀开,身着绛紫色一品朝服,外罩玄狐大氅的李崇义,面色沉凝地缓步而下。
他今日的气色明显不佳,眼袋深重,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郁,仿佛这寒冷的天气都凝结在了他的脸上。
显然,真定府传来的噩耗,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让他一夜难眠。
几乎就在他双脚刚刚站稳的同时,另一顶规格相当的官轿也恰好抵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