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无路可走(2 / 3)

加入书签

了他们的难处,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若再强硬拒绝,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周弘文和吴承安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第一次感觉到,这个年轻的将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难对付得多。

    吴承安的话音落下,如同在静谧的潭水中投下了一颗定音的石子,余韵却在张启明、孙文彬、李文渊三人心头激荡起惊涛骇浪。

    堂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炭盆中偶尔爆出的噼啪声,显得格外刺耳。

    李文渊、张启明、孙文彬三人脸色铁青,胸口剧烈起伏,显然内心正经历着激烈的天人交战。

    吴承安这一手,实在太狠了!

    他先是以退为进,摆出体谅的姿态,将他们赖以推诿的借口一一化解,堵得他们哑口无言。

    接着,又抛出一个看似减量的要求——每府只出一千精锐。

    这个数目,恰好卡在一个让他们极其难受的临界点上。

    若断然拒绝,不仅显得毫无大局观念,更坐实了之前周弘文斥责的罔顾国难的罪名。

    可若答应,就意味着他们不得不将自家府军中真正能战的力量割舍出一大块,这无异于剜却心头肉!

    更让他们憋闷的是,吴承安随后提出的用粮草军械弥补兵力缺额的条件。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阳谋!

    他料定了他们无法在兵力上再做推脱,便转而索要更实质、也更能直接影响战力的物资。

    而且,他明确要求必须是新粮、精械,并威胁要亲自验收,这彻底堵死了他们想用次品糊弄的退路。

    答应这个条件,他们不仅失了精兵,还要大出血,损了府库!

    李文渊额角青筋暴跳,他性格最为刚愎,何曾受过这等憋屈?

    他几次想要拍案而起,直接拒绝。

    但目光扫过对面神色肃然的周弘文,以及主位上那个虽然年轻却气度沉凝、眼神锐利的吴承安。

    再想到京城中虎视眈眈的何高轩,那冲到嘴边的硬话,最终还是被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深知,今日若敢公然抗命,后果绝非他一个知府所能承担。

    张启明心中更是苦涩。

    他素以圆滑自诩,本想和和稀泥,两边不得罪,没想到吴承安根本不给他左右逢源的机会,一番组合拳下来,将他逼到了必须明确表态的墙角。

    他飞快地权衡着利弊:彻底得罪吴承安和其背后的何高轩,风险太大。

    而出一千兵和相应粮草,虽肉痛,但尚在可承受范围内,至少能勉强维持表面上的体面,不至于被立刻清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