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恰到好处的证明(2 / 3)
聚焦在李崇义身上。
他身后的朱文成、秦化元等人面色尴尬,眼神闪烁,不敢与他对视。
而何高轩、唐尽忠等人则强忍着笑意,一副看好戏的神情。
李崇义感到脸上微微有些发烫,心中早已将那不成器的韩永福骂了千百遍。
这蠢材,如此急于表功,竟将四千郡兵调予招安之匪的细节都和盘托出,岂非授人以柄?
更是将他这座师推到了无比尴尬的境地!
然而,多年宦海沉浮早已让他练就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本事。
他深吸一口气,将所有情绪压下,脸上甚至挤出一丝略显僵硬的、类似于欣慰的笑容,再次深深躬身,声音平稳无波:
“陛下明鉴,韩永福既为老臣门生,其品性老臣自是知晓,他为人务实,绝非浮夸邀功之辈。”
“如今他既以自身前程担保,亲笔奏报详陈此事,并调兵佐证,老臣……自然信之不疑。”
“方才老臣所虑,皆为国事计,既此事已实证无误,老臣自当无疑义。”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全了皇帝的面子,也保住了自己的体面。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太师这番表态,实属无奈,已是结结实实地吃了个瘪。
难得见到权倾朝野的太师被自己的门生背刺,当众服软,赵真只觉得胸中畅快无比,多日来的郁气为之一空。
他朗声大笑,声震殿宇:“哈哈!好!既然太师都认为此事无误,那便再好不过!诸卿想必也无异议了?”
他目光扫过方才还争吵不休的群臣,此刻文武百官皆躬身垂首,无人再敢多言。
赵真笑容一收,身体前倾,声音变得沉稳而决断,带着帝王的威严:
“那么,此事便就此定论,吴承安白沙沟剿匪之功,属实当赏!”
“接下来,诸卿便与朕好好议一议,该予吴承安何等封赏,方能既彰其功,又不负朝廷恩义!”
新的议题开启,大殿内的气氛陡然一变,从方才的剑拔弩张,转变为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暗流涌动。
如何封赏,其中关窍,远比简单的争辩对错更为复杂。
而李崇义虽暂时失利,但其目光低垂间,已然在思索着下一步的应对之策。
这朝堂之争,从未真正停歇。
唐尽忠身为兵部侍郎,深谙军旅之事,更明白此时正是趁热打铁、巩固战果的关键时刻。
他见陛下心意已定,太师一党暂时哑火,当即毫不犹豫地大步出列。
声若洪钟,清晰而坚定地抛出了一份早已深思熟虑的封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