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意欲为何?(2 / 3)

加入书签

臣等之眼福,更是佳节之幸事!老臣附议!”

    他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充满了对吴承安的赞誉和对皇帝提议的拥戴,瞬间打破了僵局。

    随着何高轩这位改革派领袖的率先表态,其他属于何高轩一派的官员们仿佛收到了明确的信号,立刻纷纷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争先恐后地出言附和:

    “陛下英明!臣等早想一睹吴状元风采!”

    “沙场武艺,正合此情此景,必能令盛宴增色不少!”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改革派官员们的声音此起彼伏,显得异常热烈和支持。

    然而,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太师李崇义为首的保守派官员们,却依旧保持着沉默。

    他们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仿佛没有听到皇帝的提议一般,没有任何人出声。

    这种集体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对抗和质疑。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悄悄投向了稳坐如山的太师李崇义。

    他的态度,才是关键。

    李崇义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手中的茶盏轻轻晃动着,仿佛在欣赏杯中茶叶的沉浮。

    直到场内的附和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身上时,他才缓缓放下茶盏,抬起眼皮。

    他的目光先是在对面何高轩脸上停留了一瞬。

    随即转向龙椅上的皇帝,脸上露出一抹极其公式化的、看不出真心的笑容,声音平稳地说道:

    “陛下既有此雅兴,老臣自然亦觉此议颇佳。”

    “吴状元年轻有为,武艺超群,若能舞枪助兴,确能为佳节添彩。老臣,附议。”

    太师一开口,仿佛堤坝决了口,他身后那些原本保持沉默的保守派官员们立刻像是被解除了禁制一般,纷纷忙不迭地开口:

    “太师所言极是!臣附议!”

    “能睹吴状元枪法,乃臣等荣幸!”

    “陛下圣明!”

    一时间,场内似乎呈现出一派“众望所归”的景象。

    然而,细心之人却能发现,那些清流中立派的官员,自始至终都未曾发言。

    他们只是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冷眼旁观着这场突如其来的“助兴”表演背后可能隐藏的波澜。

    皇帝赵真似乎对下方官员们的心思洞若观火,却又故作不知。

    他见两位大佬都已“同意”,脸上露出了更加畅快的笑容,抚掌道: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