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粮食过剩(2 / 6)

加入书签

于某亲王一家从来就不买水果,因为皇兄赏赐的一堆就能吃到吐!

    凡是在后邸当差的,不光是内侍还是宫女,夏秋之际,每人每天都能吃到半斤到一斤的水果。

    若是畿辅地区的西瓜大丰收,晚上后邸就会出现排队上厕所的场面……

    朝廷用度的部分都是分给各衙门的,不会用水果来充抵官吏们的月薪。

    否则就与当年成祖皇帝用调料给官吏们发工资如出一辙了,昊菁皇帝可不想找骂。

    现在粮食占月薪的份额已经达到一半了,绝对不能再用其他吃食凑数了。

    官吏们本来也不同意用粮食来凑数,可架不住他们的皇帝宅心仁厚。

    打了个响指就想出了一个用粮食发工资的好办法,那就是——白酒!

    先用粮食酿酒,然后用白酒来充抵一部分工资。

    此招一出,立刻获得了军机大臣们的强烈支持。

    在朝会上投票通过之后,旷古烁今的“白酒工资”就应运而生了。

    大明官吏,特别是北方地区,月薪两成是粮食,三成是白酒,五成是银币,表面上看是很合理的。

    白酒不像粮食,只要密封得当,便能够长期保持,而且越陈、越香、越值钱。

    根据品级,昊菁皇帝制定了多达四个等级的白酒。

    小吏的月薪很少,故而品质相当于散装白酒的东西最适合他们。

    七品一下的官员享受三等白酒,四品到七品可以领取二等白酒,三品以上的能得到一等白酒。

    驻军非休息日不准饮酒,休息日可随便喝,粮食仅占三成,折算为家眷领取的粮票,两成为养老金,四成为家眷领取的现金,一成为现金拨发到人手。

    家眷可在异地到军管衙门领取粮票,用以兑换所需的粮食。

    粮票是纸质,价值类似于纸币,但不能完全等同。

    市面上倒是有人用粮票来换取果菜,厂卫对此事进行了上报,昊菁皇帝也没有多管闲事。

    只要粮票不是自行印刷的,那就没必要干预,百姓们想怎么使用都可以。

    昊菁皇帝还要用粮票给纸币探路,摸索地差不多了,再让纸币上市。

    官吏不同于将士,基本都是本地人或者携带家眷就职,自家就会消耗不少粮食,粮票的通途就不大了,若是有需求,也能领取。

    用粮食大规模酿酒之后,昊菁皇帝还能对酒厂进行收税。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