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贰臣之战(2 / 7)

加入书签

    连偷逃税款这种行为都可以容忍?

    收不上来商税,为了保证太仓充足,就必然会加征农税。

    农税一往上提,本就贫苦至极的农户不就更没活路了?

    转一圈下来,最后还是得造反,这根大明朝廷又有何分别?

    大清皇帝难道会比崇祯还傻?

    想来也不大可能!

    为了避免四处发生珉变,就必然会安抚那些不怕死的农户,选择对商贾们下手了。

    届时东林等团伙再跳出来反对,阻止朝廷加征商税。

    你觉得大清皇帝会像明廷一般行事么?

    倘若皇太鸡的谕令与崇祯的截然相反,东林等团伙的下场还用赘言么?

    将那些不怕死的都杀光,剩下的不都是些听话的了么?

    东林倒是有数千士子,看似规模甚大,人数不少。

    可实际凑一凑,还不够一座城的人口吧?

    大清数次叩关,屠了多少座城?

    差这欠屠的几千多嘴之人?

    在如狼似虎的清军铁骑面前,自不量力的结果就是提前去死,仅此而已!

    大清只需要像宁完我、范文程等这样听话的读书人,用他们来治理天下。

    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士子,胸中有怨气的话,大可以去向阎王爷说……

    杀个书生比杀只鸡还容易,鸡起码会跑,书生想跟清兵讲理。

    只怕一句话都没说完,脑袋便被砍下来,掉在地上,滚了三圈了!

    这也是为何在侯方域进来之前,牢房里就将粪桶摆在中间作为分界线的原因所在。

    魏学濂、龚鼎孳、阮大铖被锦衣卫抓进来之时,并不知晓自己已经被定为贰臣。

    还是彭宾与陈名夏告诉他们三个的,但随后,双方交谈了一会儿,便起了争执。

    争执的起因便在于先进来这俩,与魏学濂和龚鼎孳的观点不同。

    虽然五个人都可能被上面定为贰臣,甚至可能被定罪处决。

    可彭宾与陈名夏因为在廷议上写作检举侯方域的证据,故而并不那么害怕,但也没对新来的这三位透露分毫。

    如此一来,二人有了投名状,嘴上便不会再继续向着商贾说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