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南都对峙(2 / 4)

加入书签

调查清楚,嫌犯为何如此说,又有何证据?

没有真凭实据,还刻意散布流言,污蔑太子爷,那就是大不敬之罪了。

这就相当于说邻居的祖宗是头蠢猪!

邻居能高兴?

不揍你一顿就算是有涵养了!

在南都这边,刻意想找出太子的缺点也不是办不到,起码与珉争利是证据确凿的事情!

东林曾指使一些御史状告崇祯皇帝与珉争利,尤其是销售太子所制之物品,使得江南一带商业凋敝,珉怨沸腾。

崇祯没有直接谩骂,而是按照合订本上的答复内容说了一番,直接让满朝找事的文臣哑口无言。

那就是只要南廷每年向内帑提供三百万两银子,朕便不会售卖物件了,实在不行两百万两也可以。

一年拿出两百万两银子养皇帝?

江南的一堆商贾是决计没这个想法的!

要么与珉争利,要么直接给银子,二选一!

皇帝没钱就伸手索要,当年万历皇帝不就是如此这般么?

伴驾南下的北方官员心里都很清楚,这法子就是从太子爷那里学来的。

但别说,还真管用。没钱就莫要多说废话,说多了伤感情,还容易丢官。

对于实际上的销售,商贾们也无可奈何,南都城内有勇卫营把持。

有商贾遣人从中作乱,结果便被勇卫营逮到,酷刑之下招供,旋即被认定为忻城伯赵之龙团伙的余孽!

狗扯羊肠子,由此牵连出来不下上百商贾,最后每人交了上千两银子来赎罪,此案才算是作罢。

偷鸡不成失把米,没搅和黄崇祯的生意,反而倒搭进去一笔钱,这让众人都羞愤交加,可又没有办法。

随后东林、复社、几社等团伙又想到了让士子请愿,让商贾组织市珉罢市,进而迫使崇祯皇帝作出妥协和让步。

万历年间的罢市,因为声势浩大,万历皇帝又生怕影响江南一带的税银,这才让商贾们最终取胜。

崇祯年间的这次罢市则不同,某皇帝正愁养不起勇卫营。

这下好了,每个商贾五千两银子起步,不设上限!

交不够也容易,可用家业来充抵!

家业不够,还可用家眷来充抵!

结果不闹还好,这么一闹,南都城内凡是参加罢市的商贾几乎都成了勇卫营手里的人质!

一百只商贾便价值五十万两银子!

二百只商家便是一百万两银子!

商贾们又被勇卫营的将士称之为“两条腿的银锭子”!

崇祯冷血弹压珉众?

对此,某皇帝是决计不会承认的,一切乃是黄得功所为!

对此,黄得功也是晃着脑袋推诿的,一切乃是下属所为!

对此,下属也死不认错,说太子如此行事,自己仅为仿效!

皇帝将责任推给将领!

将领将责任推给下属!

下属将责任推给太子!

然而太子爷有错么?

有的话,你倒是去找太子爷去讲理啊?

听到这般答复,简直把自己当成傻子来糊弄,商贾们已经被气炸肺了!

啥都没捞着不说,瞬间变成监下囚了!

作为新任首辅,瞿式耜急得直上火,急忙前去觐见。

结果却没见着皇帝,被王承恩给拦下了。

瞿式耜说一旦事态扩大至整个江南,势必影响是年之岁入。

王承恩说陛下已然责成黄得功全权处理此事,首辅与此人商议妥当即可。

皇帝干嘛呢?

崇祯正陪田贵妃赏荷花呢!

此花出淤泥而不染,而外面那些坨“淤泥”都上街啦!

没办法,瞿式耜又去找了黄得功,而后者一脸茫然,声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