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初战甲板显峥嵘(上)(5 / 5)

加入书签

远远望去像一颗颗“大头”。当年打罗刹鬼时,黑龙江流域的犬部落(赫哲人)称他们为“大头人”。

原本凶悍的棍德依并不怎么瞧得上巴海给自己派来的这五百朝鲜援军,在他看来,朝鲜军只能充作军中杂役,起不了太大作用,但朝军在装药时寂静无声,军阵列得笔直而紧密,显然训练有素。不由得暗自佩服巴海大帅会用兵,这些大头人看来还是能战的。

其实,皇太极曾对朝鲜军队有如下评价:“朝鲜之兵,虽无马上之能,然不违法度。长于步战鸟枪,以之攻取城池,大为有用”。朝鲜人自己也说:“鸟铳极是远技,而藏(装填)放甚迟,若非凭城据险,则难以措手。平原易地,决非与铁骑角胜之器……上年我军专恃炮手,当其冲突,未及再藏,而贼骑已入阵中矣”,他们承认在野战中,因为骑兵速度太快,而装填需要的时间太长,打不过骑兵,但是若依托工事、据城而守,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善于用兵的巴海此次派朝鲜火铳手前来,就是想利用火铳在守城战中的优势,给卫军造成大量杀伤。的确,虽然这个年代火铳的有效射程不如弓箭,但其实主要是精度问题,破甲能力远超弓箭,如果使用高密度射击方式形成弹雨,精度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最大的缺陷其实是装填速度慢,不过攻城战中攻城的一方向上攀登的速度本来也不快,正是火铳的好靶子。

“准备张弓!”

棍德依大吼着下令。三百毕拉尔勇士闻令默默地戴上铁扳指,取出箭矢。毕拉尔部的勇士个个擅长狩猎,这三百人更是精选细选出来的射雕手,用的都是破甲箭,虽然威力仍不及火铳,胜在速度快,有经验的勇士能在短时间内连发数箭。

巴海觉得甲板只是座小城,有三百凶悍的索伦射雕手再加上朝鲜火铳手守卫,一定能给予敌人大量杀伤,坚持到自己赶来。他原是可以再多派些兵马的,可既然是诱饵,便得让敌人有充分的信心吃得下,如果派的兵马太多,敌人未必敢出城作战。这便是诱饵的悲哀,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的死活,即使是他们的统帅也只是希望他们能坚持得久一些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