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科场情弊,拔帜易帜(7 / 9)

加入书签

  皇帝是故意的!

    这手段,既视感太强了,可不就是违抗上官时候常用的招数“倍之”吗?

    他们想扬名,皇帝就拿宋儒说事,将“揭破官年伪岁”的功劳按在他们头上,给他们狠狠扬名。

    不仅能犯上,连同僚也一并得罪!

    他们要弹劾申时行,皇帝就要倒查三十年进士,剥夺出身文字!

    这是逼他们就范,明白什么叫大局为重!

    他能怎么办?

    皇帝生生按在头上的名声,就别想推出去了。

    大不了做个直臣就是,毕竟这一趟虽得罪了人,但名声也是真扬了,官位也是真赏了。

    无非是以后就按这个路数积攒名望就是。

    皇帝给了新的路,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虽得罪一些人,总能迎合一些直臣——再差他还有个首辅老师顶着。

    但这倒查三十年天大祸事,万万不能因他而起!

    这话一出,立刻有人附和道:“陛下,吏部科道既然分身乏术,那便不要大动干戈了。”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日后防微杜渐便是。”

    一众庶吉士也很快反应过来,不少人慢上半拍附和,鼓噪起来,请皇帝收回成命。

    申时行别过头,余光看着这群庶吉士,不由觉得好笑。

    他憋住气,朝皇帝拱手行礼:“陛下,此话言之有理。”

    “大动干戈,有动摇国本之危,臣以为,还是自今科起始罢。”

    众人纷纷朝申时行投去感激的目光。

    只见皇帝闻言,沉思半晌。

    过了好一会,才开叹了一口气,缓缓道:“哎,也罢,情弊深重,刮骨疗毒确是不妥。”

    “那便按诸卿所言罢。”

    朱翊钧转头看向张宏,正色道:“张大伴。”

    “司礼监即刻去下谕内阁。”

    “朕惟人臣事君,勿欺为本。”

    “以赵用贤,吴中行,赵参鲁,刘克正等庶吉士揭发宋儒,朕始知官年情弊。”

    “近来进呈登科录,及乡、会、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