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移忠作孝,诬良为盗(8 / 11)
这件事,所以朱翊钧对两人之间的是非,可谓是门清。
若是早知道,定然能妥善处置。
谁知道申时行竟然瞒着自己,以至于如今闹出伏阙这档事来!
直到此前事情闹大了,开始有人弹劾申时行之后,朱翊钧才从申时行口中得知到事情始末。
说是申时行外出聚餐的时候,遇到庶吉士斗殴。
宋儒揭发同科熊敦朴,指斥乘舆,非毁后宫,妄议大政。
这还了得!
申时行当即决定控制影响。
为了不让事态扩大——尤其不能让人知道熊敦朴具体指斥了皇帝什么事情。
申时行第二天就给熊敦朴贬去了两浙。
事情本来到这里就结束了,升贬不过常事,申时行事情做干净点,处理好手尾也行吧。
结果,近日,突然有同科的庶吉士出面。
奔走疾呼,说熊敦朴是被冤枉的!
再加之如今正值考成法。
此事当即就被人拿去做了文章。
真假先不说,你们慢慢调查,言官们风闻奏事嘛,先弹劾了申时行再说。
当即上奏说其独断专行,还未查明之事,就轻易贬谪大臣,视吏部如后院,不经规制,行事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言辞激烈,赫然是不罢免申时行,不会甘休。
当然,此外亦有引申,说是吏部被申时行祸害成这个样子,是没资格考成的。
为了不继续有官吏遭受吏部的欲加之罪,理当在申时行免职之后,好好整饬一番再说考成法的事。
奏疏到了内阁,张居正一看,哪里肯干!直接就在内阁那关,就把奏疏挡了回去!
内阁不干,下面自然是再度鼓噪起来。
随后朝官多有上奏,附奏弹劾申时行。
事情愈演愈烈。
坊间开始传闻,什么张居正结党,申时行攀附首辅,二人又内阁又吏部,架空皇帝之类的言语。
亦或者是说,考成法不过是张居正借助吏部揽权的工具。
张居正为了维护申时行,不愿意拨乱反正,让熊敦朴平白蒙受冤屈,就是明证。
再不处置,恐怕酿成大患云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