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移忠作孝,诬良为盗(3 / 11)

加入书签

p;儒家理念下,称之为移孝作忠。

    经学概念里,称其为外儒内法。

    治国框架中,则称其为家国同构。

    孝子必出忠臣嘛。

    称号是对权力的追认,同时又进一步加强其正当性,君父一词,尤是如此。

    缝合的儒学,主要是为了解释皇帝统率天下的合法性来源,不是真的来搞哲学思辨的。

    理所当然地,这事也就失去了讨论的余地。

    要是深究这个问题,是不是在质疑皇权?

    朝官至多用用短语,从不会讨论这方面的经义。

    所以皇帝问出这个问题之后,何洛文仰头看着房梁,陶大临缩在申时行身后,马自强左顾右盼。

    而直面这个问题的张居正,更是面色阴晴不定。

    首辅张先生,现在很想说一句,孩子,为了你好,别问了别问了。

    但偏偏又不得不答。

    张居正万分谨慎地斟酌自己的言语。

    过了好半晌,他才缓缓开口:“陛下,国朝阴骘下民,覆帱无极,乃以家始,体而推之,是有万民亲亲。”

    “陛下为国朝君父,内节皇亲,外施百姓,垂衣御宇,仁覃草木。”

    “今九亲雍睦,四表无怨,诚为国政,实亦家风。”

    “陛下,我朝自是以孝治天下。”

    陛下,天下人都要叫你君父,你管谁都是管儿子,皇帝的恩泽,对谁都是父亲的厚爱,当然是孝治天下。

    张居正说得很谨慎,点到为止。

    朱翊钧恍然道:“难怪国君称之为君父……”

    张居正见这模样,就知道小皇帝又要说虎狼之话了。

    显然是有备而来。

    他只好聚精会神,认真以待——起居郎在后面站着也就罢了,谁也不知道小皇帝会把哪堂课的内容,贴到新报上去。

    张居正能猜到的皇帝的目的,毕竟又是传王世贞入京,又是考成学业,请大儒们观礼。

    实在明显。

    当初他与高拱初入内阁时,就做过一般无二的事。

    彼时徐阶、李春芳、赵贞吉三人尊奉阳明学派,利用执政权力,到处推传。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