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原委始末,阴差阳错(4 / 6)

加入书签

在庭不置可否。

    下放地方之后,冯时雨无论是治政一方的能耐,还是这份官场老练的伪饰,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如果冯化之真能摘得这般干净,那当初钦差来湖广的时候,此事就应该作为线索告诉他,而不是还惺惺作态在江边与自己对饮,试探自己。

    所以,当真是给了机会,冯时雨自己不好好把握啊——无论是当初陛下给的,还是如今他栗在庭给的。

    栗在庭想到这里,心里叹了口气。

    他终于不再追问,反而自顾自说道:“彼时化之想借此试探陛下,几乎笃定了陛下的私心,认为陛下会包庇宗室,对此事秘而不宣。”

    “所以,化之事先就做好了准备,用此事给陛下一个难堪。”

    “又不肯自己出面,受陛下敌视,于是化之就串通了武冈王,让他借着与东安王争夺楚藩掌府事作为借口,准备好捅破此事,‘顺便’将陛下掩盖此事的私心,昭示于众。”

    “孰料,武冈王有自己的算盘,暗中将张楚城的事,透露给了东安王。”

    “这才让事态超出了你的掌控。”

    他眼睛直勾勾,看向冯时雨,一字一顿:“冯时雨,本官说的,对否?”

    栗在庭一番话语,既有掌握的实情,又以冯时雨方才的陈情做推测。

    说得是有板有眼,宛如亲眼见证。

    这次湖广之行,武冈王可谓不显山不露水,按理自然也不会怀疑到这位头上。

    奈何政事总归是有迹可循——有实力的人中,谁获益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

    那么引诱东安王做下这等蠢事,还能有谁受益?

    当然,孤证难立。

    可偏偏湖广这次的事,有人暗中推波助澜太过明显。

    武冈王世子的检举,荆藩三子被人授意关键节点的反水。

    尤其本身都没查到楚藩这次狸猫换王子的事,竟然被胡氏娘家人自己揭发!

    楚王之位空悬,几个楚子血脉成疑,这亲王之位,要花落谁家,立马就有了悬念。

    两相对照,除了武冈王,难作二想。

    冯时雨听了武冈王三字,眉毛抖了抖,再度陷入了沉默。

    正当栗在庭以为又要等上半晌时。

    冯时雨叹了一口气,露出颓然之色:“哎……”

    “我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