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中医馆开张(2 / 3)
起来。
“二叔我有个想法!”李杰也没有过多的演示,开门见山的向二叔说,顺便还露出了一个狡黠的笑容。
二叔看着李杰的笑容,就知道这个小子又有什么想法了。上一次的推拿,那几个美国人到现在还念念不忘。
李杰坐在二叔的对面,恭恭敬敬的说出了自己计划的第二步,二叔听着李杰的计划,脸色也是越来越红。
“你小子!”二叔满面红光的指着李杰,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半长的胡子差一点都翘到天上去了。
在二叔的安排下,很快的就找到了国内的几个推拿高手,还意外的找到了几个有着较长行医时间的老中医。
中医馆的执照,在葛雷比尔那位律师朋友的安排下,也非常迅速的搞定了。在这个期间,葛雷比尔的其他几个朋友也是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
按照李杰的意见,中医馆的装潢处处显示着中国的文化,说不上是雕梁画栋,也短时精雕细刻。
光是中医馆那个浑身上下透露着中国味儿的大门,在李杰的建议之下,就反反复复的修改了好几遍。
李杰很好的借鉴了几个非常出名的广告。
门口是身穿唐装的两个年轻小伙子,不要美国人,只李杰专门从唐人街招来的,英语中文皆通。
要是美国人来了,先是一句“你好!”十足的中国味,北京腔!开口第一句,绝对不说英语。
进门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高达两米的青花瓷瓶,现代风格的不要,要北宋风格的。
然后是有着纯木雕花的门诊室,不用玻璃,但是也不能就这么敞开着,还得顾忌到患者的隐私权是不,那就用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贴着。
坐诊的几个老中医,是一水儿的中式唐装,写个病历和诊断处方,都用毛笔!钢笔,那个没有什么中国味儿。
想用墨汁,必要的时候可以,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都必须磨墨,不能偷懒,文房四宝必须是从国内运来的。
病历要写的工整,那个以后要用来查资料的,不能马虎了。而且一点墨迹和涂改的痕迹都不能有。
处方单要写两份,一份工整,一份要写的龙飞凤舞,让那些老外看不清最好,只要那些抓药的伙计认识就可以了。
工整的那一份,要留在中医馆里,这个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料,以后用来查的话,就不用那么费劲了。
至于龙飞凤舞的那一份,就交给病人,他们想留就留着,也算是一份中国的文化。他们也不吃亏。
还有一个千万不能缺少的中药,全部由国内空运过来,要地道的。不能又一点点的水分和瑕疵。
所有中药的分类,都按照国内医馆的样子布置,一味一味的都摆放清楚,不过不能用英文来书写名称,全部用汉字。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