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3 章 恢复高考(1 / 4)
时间在连轴转的忙碌中过得飞快,杨卫国一手整合了机修分厂、纺织厂、制衣厂,原本零散的资源拧成了一股绳,效率肉眼可见地往上提。
好消息更是一个接一个地砸过来:转炉炼钢车间接连突破了几种新型钢材的研发,说穿了就是舍得砸钱——如今厂里靠着出口订单赚得盆满钵满,不差这点研发经费,砸起钱来毫不手软。
这对摩托车厂、拖拉机厂来说是天大的利好,连李老负责的汽车项目也跟着沾光,几台样车已经下线,虽说小毛病不断,李老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改,但能跑起来就是突破。
家电那边也没闲着。其实这东西原理不算复杂,杨卫国给的方向明确,技术人员摸着石头过河,虽还没到大规模量产的地步,但核心技术一个个啃下来,每次突破都能让车间里欢呼半天。
转眼就到了1977年下半年,杨卫国心里那团火越烧越旺。
他先是给部队的建军拍了封电报,又给在外地的老二云志去了信,家里人更是挨个叮嘱——小梅、甜甜、云峰,连云晓、云国两个半大的小子都没落下。
能通知的熟人,他也都借着机会提了句,话没说透,但意思传达到了:机会可能要来了,得自己攥住。
这当中,杨卫国最寄予厚望的是甜甜和云峰。
俩孩子是在他身边长大的,云峰性子稳重,如今在技术上已经能独当一面,水平快赶上工程师了,就是杨卫国总觉得还差那么点闯劲;
但在他看来,云峰的起点比自己当年高多了。“要不是这十年耽误了,云峰、云志这样的好苗子,早就该挑大梁了。”他不止一次跟李怀德念叨。
这天,杨卫国坐在办公室里,张玉梅端来一杯刚泡好的茶水,氤氲的热气模糊了杯沿。他看着张玉梅,忽然开口:“玉梅,你是初中毕业吧?当年的课本知识,丢了多少?”
张玉梅愣了一下,随即挺了挺腰板:“丢肯定是丢了些,但真要捡起来,我有信心。”
“那就好。”
杨卫国点点头,语气认真起来,“最近多看看书,尤其是高中的知识,国家说不定要有大动作。你去找甜甜和云峰,我托了几位老教授出了些试题,你们仨凑到一块儿做做,相互讲讲,把底子拾掇拾掇。”
张玉梅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什么,用力点头:“哎!我这就去找他们!”
她知道厂长从不说空话,这话里的分量,足够让她心头怦怦直跳。
看着张玉梅快步出去的背影,杨卫国端起茶杯,望着窗外。
厂区里的广播正放着昂扬的歌曲,远处的炼钢车间冒着滚滚白烟,一切都在朝着他期待的方向走。
他想起甜甜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想起云峰对着图纸时专注的眼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