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8(2 / 3)
; 宋常瑜又道:“惠安一直与太子妃交好,这些日子太子府处境艰难,她便入观清修去了。这回出来突然转了性子,要与我们同去,是打着左右逢源的主意呢。”
肖稚鱼早知惠安是什么样人——喜欢捧高踩低,无利不起早。她道:“变得也太快了,刚才看她笑我都有些心慌。”
宋常瑜扑哧笑道:“左右不过四天,随她去罢。”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马车上了山路,摇摇晃晃,宋常瑜犯恶心,喝了一碗温着的药汤便闭目养神起来。
一路无事,并无耽搁,酉时三刻到了王顺山下。
水悟庵内灯火通明,庵主带着一众比丘尼在门前相迎。将肖稚鱼宋常瑜与惠安公主请入庵中。原先齐王侍卫来告知的时候并未提及惠安公主。庵里又赶紧收拾出几间客堂。这一天舟车劳顿,简单用过饭,肖稚鱼三人便各自回屋休息。
山间清冷,幸而庵中早有准备,堂屋添了火盆,屋中暖融。
一夜安睡。
第二日一早,宋常瑜便起来听庵主诵径早课,又添香油钱。
肖稚鱼叫景春拿钱,宋常瑜笑道:“你那份我一起给了,快来诚心拜一拜再许愿。”
肖稚鱼是来作陪的,也未想过要许什么愿,可是看宋常瑜拳拳盛意,她便取了香,在菩萨座前叩拜闭目许愿。这时殿外传来惠安的声音,“七嫂如此诚心,想是菩萨垂怜,定会让你如愿的。”
肖稚鱼笑笑,头也不回道:“那就承公主吉言了。”
惠安起的稍晚,刚才问了婢女,知道她们两个一早就来听庵主说经。她出家入道,对佛经没有兴趣,梳妆打扮又磨蹭了一会儿,见肖稚鱼与宋常瑜一直未回,便来看看情况。她缓步走进殿中,见大殿内菩萨相庄严慈悲,神色不由也严肃了几分,来到肖宋两人身旁,道:“听说这山后有一道灵泉,取水烧茶别有风味,不如现在就叫人去取水来尝尝。”
两个年长的比丘尼拿着厚厚一沓纸进殿,听到这话笑着道:“送去客堂的热茶都是灵泉水泡的。”
婢女将纸卷接了过来,宋常瑜叫人去取笔墨。
惠安道:“莫非是要抄经?”
宋常瑜点头。惠安道:“抄写经文也不急在一时,我看此处景色着实不错,不如先出去赏景品茗,等午后歇息过后再来抄写正好。”
这话说的并没有错,肖稚鱼却是不耐烦与她周旋,将纸拿了一半过来,道:“心诚为上,还是先抄了经再赏玩不迟。”
宋常瑜也附和两句。
大殿一层已摆放着书案蒲团,婢女铺纸磨膜,肖稚鱼与宋常瑜各坐一头,提笔抄经文。
惠安陪坐片刻,见两人专心致志,也不说笑,倍感无趣,她也不是耐得住清净的性子,说了句出去转转,起身带着婢女走了。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