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十九章 书院(2 / 3)

加入书签

越来越像一家三口了,感情渐深,赵姨娘便想着分位的事情。她本来是贾府的家生子,做了通房丫鬟,因着生了儿子,抬了姨娘。其实,当初她怀的是双胎!探春不过比环儿早出生几刻罢了。龙凤胎本是大吉之兆,她也绝不会仅仅是个姨娘而已,起码要抬了做侧室的。

    不料王夫人的宝玉先一步出生,口中含玉,更是难得。贾母自然是向着王家嫡女的,没的人家刚生出来历不凡的金孙,就被塞一个侧室。贾政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内宅之事,一向听母亲的。贾母当即发话,封锁了消息,谁也不许提探春生日的事情,将女孩儿抱到自己那里养着,记在王夫人名下。

    哼,不过是个小孩子,刚生出来就含着玉,也不怕噎着!说不得是知道自己怀的双胎,故意倒腾出来的花样呢。如今王氏被贬为庶民,逐出王家族谱,难道还叫自己的女儿跟着她丢了名声不成?赵姨娘心里这般算计着,平日里便不动声色的说一些王夫人的不妥之处,话里话外的意思,贾政沦落到今天这般地步,都是王氏为妻不贤,折腾出来的,与老爷自己无干。

    贾政本来心烦意乱,觉得面子全无,如今有人替他找好了借口,自然也偏向这个理由,心里不禁更厌恶起了嫡妻。

    可怜的王夫人,她还不知道呢,等她刑满释放的时候,会有天大的“惊喜”等着她。

    再说贾琮,本来当日入贾家族学的时候,贾赦的意思就是去应个景儿,过些日子再找好的师傅。如今贾府是他自己做主,想给儿子找个师傅还不容易嘛。贾赦的意思是,寻一个有名望有经验的先生来,请到家里读书。

    只是贾琮想的更多些。自己日后不袭爵,又成了嫡子不能从商,还得从科举入手。日后做官,人脉交际很重要。贾家虽能给自己帮助,来往交际的却都是些世家子弟,空有虚职,作用不大,也学不到什么。因此求了贾赦,不请“家教”,进了“贵族学校”。

    青云书院,与国同长,百年历史,是当初□□皇帝刚登记时,派人修建的。能进这个书院的人,或有权,或有钱,或有家世,或是有大才,都是有体面的。先前贾珠本来也想去青云书院,只是贾母、王夫人舍不得他受苦,只请了大儒到家里。

    贾赦瞧自己的小儿子这般有志气,心中很是满意,只是嘴里还是稍微别扭了一下,道:“去了书院就要好好读书,再不许惹事生非,你那些个小聪明都收敛些!否则回来当心给你青菜豆腐吃!”

    对于贾琮来说,青菜豆腐这一招,比打板子跪祠堂都有效。贾琮是个天生的吃货,无肉不欢,甜点也时时预备着打牙祭。若是真叫他天天吃青菜豆腐,还不如杀了他痛快。一听这话,哭丧着脸,道:“是——儿子定当谨遵父亲教诲。”

    又过了几日,书院那边安排好了,贾琮开始了正式读书生涯。一家人对他十分担心,贾赦、邢夫人都早早起来,叮嘱贾琮。贾琏亲自备了马车送弟弟去读书,凤姐儿和迎春也都贡献了吃食点心衣物表示关心。

    贾琮是从他自己的优哉阁那边的角门走的,此时正强提起精神,站在门口和贾赦挥手泪别呢。贾赦本来一点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慨,都被他这小刁样儿气没了。心中想想,也是自己小题大做了,又不是一去三五月,每天都要回家的,不至于大惊小怪。心中这般想,嘴上却不饶人,挥手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