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四章 黄昏(上)(2 / 3)
心里是解气,她既想亲眼看看应邑惨状,又怕到时候会难受。
行昭边点头边扯了根水天青碧线来,轻声缓语:“好,也给碧玉备着几个红鸡蛋,再串几瓣大蒜等她回来。”娘子手指短短,绕啊绕,也没能将线绕到头,索xìng低头拿牙将线给咬断,嘴里头íí瞪瞪继续着话儿:“其婉同您了什么呢?她瘦了没?”
娘子扮着大人做针线模样将方皇后逗乐了,笑着行昭头,心里头轻松下来:“没瘦,整个人就是看着有些蔫,给了她三天儿假让她好好歇歇,你碗莲还指望着她救活呢。”,又:“倒也没什么,只了应邑整日都念佛,手里头攥着串佛珠,整天眯着眼睛神神叨叨,也不晓得是再念地藏经,还是心经。药也还吃着,可其婉却应邑都把药汤倒进了花儿里,花儿都蔫了,身下出血毛病还是没大好。吃是素斋,住是厢,她倒也没闹,天天不话,睡得也少,吃也少”
边边探头瞅了瞅行昭做针线,绣是碧bdàng水竹纹扇套,针脚细密生动逼真,方皇后大赞,转了话头笑言:“娘子用芙蓉、百合花样就很好,用水纹竹节倒也显得英气。”
不过,就算是行昭绣了个饼,方皇后也能赞成一朵花儿。
地藏经是超度亡hún,心经是让自个儿心安。应邑超度谁?难道是母亲?行昭想一想就觉得恶心。
当做没听见,抿嘴笑笑,仰头笑着回方皇后:“阿妩是俗人,是喜欢芙蓉花儿,嫌弃竹纹太单薄。这是欢宜请阿妩帮忙做,是想送给端王,可惜自个儿又不太会,让六司做又显得没诚意,就干脆拿了一方贺兰砚来贿赂阿妩。阿妩想一想,左右没事儿,既不是以阿妩名头送出去,也不是要做什么天大物件儿,帮忙做也不是不行。就当做还人情好了。”
听行昭解释了再看这帕子,方皇后顿时觉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连看那竹纹节都歪得有些居心叵测。
送药送信送书,如今连亲手做扇套都求上了,老六这是撬墙角撬到她家门口了!
十一二岁郎君明白什么?不过看着娘子好玩罢了吧。
下回方祈进宫时候得好好和他,阿福嫁得让人生悲,她嫁得也不如人意,阿妩是千万不能重蹈覆辙,嫁个老老实实儿郎,身世就算不太显也没关系,只要家有恒产,人品端方就行了,生得再好看些,既能讨娘子喜欢,又能生出好看孩儿就好了
方皇后思虑一下子就从赵帜跳到了应邑,后脚了娘子归宿问题上,跨度之大,行昭当然猜不出来,她一颗心还悬吊吊地挂仪元殿上头,上苍没让娘子挂心太久,用过午膳之后,皇帝便往凤仪殿来了。
皇帝一进来,偌大凤仪殿好像陡然沉寂了下来,随之而来是令人气闷窒息。
蒋明英牵着行昭同皇帝屈膝行礼,便习惯xìng地往花间去,却遭皇帝低声止住,“带温阳去瑰意阁憩。”
行昭硬生生地转了步子,微不可见地一抬头,匆匆扫了一眼,皇帝面sè铁青,方皇后神sè如常,心里咯噔一下,竟不知是福是祸。
心头百转千回,难道是赵帜调转矛头指向方家?毕竟他才是后一个见到梁平恭人,任他什么,皇帝都会掂量几下。是真是假不重要,混淆视听,把本来就浑浊一潭水搅得浑,才能叫人看不到鱼儿哪儿!
赵帜又是从未涉足此事之人,清清白白身家,让皇帝首先对他话儿就认可了三分。
如果她贺琰如今境地上,她会怎么做?
行昭一脚利地跨过门槛,暖阳便如同泼墨一般倾洒了娘子面上,光烈得像针扎脸上似,行昭不由自主地将头撇开避光,脑海中念头涌杂扑来,若她是贺琰,她一定会抓紧一切时机敲定应邑罪名,把贺家和他自己隐藏一潭浑水下,再伺机抽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