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时代 36、和叶子(2 / 4)
统芯片和全能驱动器等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力度,真正从半传统型企业过渡成了兼容一切的综合性新型集团。
可以说,无数的独立信息技术者,虽是信息自由革命的主力军,也是他们将信息自由革命一步步推向胜利,但胜利果实,最后却有一半落入了像东煌集团这种反应敏捷且早有布局的巨无霸的嘴里。
世界大同的理想化世界,则不得不又一次在即将孵化之时,流产夭折!
热血冰冷之后,革命者们不得不开始努力适应这个由他们
自己开启的大时代,努力学习,天天向上,避免自己变得再无价值,甚至无足轻重。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场颠覆全球的革命无疑是极为成功的;但从人类的角度来看,似乎革命在开始之时,就已注定失败。
原来只有全球十几亿的失业者以及待业者,经过短短一年,却爆增到了四十多亿的恐怖高度。
全球五成的劳动力被迫“解放”!
世界各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各行各业的运行规则,以及各国政府的一系列有关民生的制度,也不得不迎合革命的浪潮来一次大换血。
甚至就连经过控制,人口已多年保持在十亿左右,只能“屈居”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中国,也多出了一个特殊部门——人力资源统筹部,以及第一次公布了与民息息相关的「公民住房暂行办法」。
是的,这就是“平民窟”(实非贫民窟)在中国出现的原因。
当然,在很多人心里,平民窟其实也有着贫民窟之意。
它们同样充满了二十三世纪的时代气息,各种高科技充斥,建筑艺术水平极高,比成才小区还要高几个档次,但还是贫民窟。
即便是成才小区这种看似非常落后的地方走出的人,都可以自豪地挺胸抬头,因为他们至少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即便他们的价值再小,但也是实现了价值,为世界贡献了一份力量。
但平民窟大苑走出的人不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失业者。
好听一点,给一点希望,就是待业者。
或许在大苑里慢慢老死,等着某一天,物业发现了他们的尸体,然后由国家出力送他们最后一程,大概就是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今后的命运。
不过,人总是不甘于认命的。
老人们或许已经放弃了挣扎,只求余生安稳。这个愿望很容易实现。但年轻人们,孩子们,他们并不甘心自己在大苑出生,最后又在大苑死去。
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那个简简单单拼房拼车拼资产拼老爹的时代。
每个人都有了更高的人生追求,每个人都渴望绽放独特的光芒,每个人都渴求能为祖国、为世界贡献一份力量。
老天爷好像也看到了他们的不甘,所以在他们挣扎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