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2415章不到时候(5 / 6)

加入书签

sp;   庞统坐直了,『主公!』

    斐潜摆摆手说道:『这事情解释起来有些麻烦……』

    因为斐潜看的不仅仅是这些商品,他更关注于商品之后的那些东西。

    对于庞统和荀攸来说,亦或是大多数的大汉土著来说,都不太清楚商品冲击的威力。在大汉当下的经济环境之中,相当多的普通农夫的日常需求是非常低的,当然,这些普通的农夫也没有什么钱,更谈不上什么消费。

    而且对于一个农夫家庭来说,即便是真的有了一些余钱,也大多数是会投入在最为基础的吃穿用度上,顶多再采购一些生产用具,比如攒点钱买头牛,再有点钱就盖间房子给孩子娶媳妇等等,像是一些手工制品,昂贵消费品等等,基本上来说和这些普通的农夫无缘。

    在之前的大汉经济环境当中,大多数的手工业是围绕着士族子弟的需求而产生的,因为这些士族子弟才是最为重要的消费者,也只有这些人才花得起钱。

    可是现在,有些不一样了。

    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说关中三辅的货物确实是比其他地区的要更精美,更好用,因此才吸引了商队往来不绝,将这些货物带到其他的州郡售卖。然后在这些商品的售卖过程当中,便是有意无意的对于其他地区的手工业者产生了冲击。

    在汉代当下,小农经济的体制之中,手工业者是非常脆弱的。一方面这些手工业者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一方面大汉的法律法规又是相当的蔑视这些手工业者。

    就像是蔑视刘备是一个卖草鞋的……

    诸葛亮都常常将自己『躬耕于南阳』挂在嘴边,而刘备当了官之后,便是从来都不说自己是手工业者,是个卖草鞋的。

    三四百年间被儒家忽悠瘸了,便是觉得除了『士』之外,『农』才是正经人,『工』、『商』都不正经。

    再加上对于手工业者的保护也不够,生个病,亦或是受了伤,没办法生产了,一家子完蛋就完蛋,手艺失传又和高贵的士族子弟有个什么关联?

    创新?

    不存在的。

    见到一个好的,便是拿来扔给自己庄园的手工业者,

    『能不能做?』

    『能做就照着做!』

    版权?

    更是个笑话。

    别说生前了,就连死后的东西都是士族子弟的。

    『什么不讲理?』

    『我就代表了大汉的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