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唱千年的璀璨血光 第2321章脚底下的黑暗(3 / 6)

加入书签

因为要篡位,所以又重新将绣衣使者捡了起来,然后觉得之前的『绣衣使者』,或者叫做『绣衣直指』名头不好,就改成了『绣衣执法』,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

    而到锦衣卫的时候,多少还有些借鉴绣衣的味道,只不过后期『内卷』了,而到了我大清的粘杆处,更是唯一的目的就是对内镇压……

    斐潜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六韬有云,「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此非绣衣之列,亦无节钺之权。缉拿违法,乡镇除奸,乃巡检之责,有闻司内上下,无权过问。』

    后世许多特务机构最终崩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权柄过重,以至到了后期,甚至不惜养虎为患,养寇自重,构陷罪名,谗害忠良来保全自己的位置稳固,权柄不失。因此职责拆分,尤其是某一些重要的职能部门就尤为重要。

    『直尹监明记官吏,巡检处游弋乡野,有闻司刺探反间,大理寺诉讼审判,』斐潜用手比划了一下,『此四者,各司其职,不分高低尊卑,职能相互构叠,便如四柱合力,以固社稷尔……』

    庞统听闻了之后,便是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如此,有闻司之职,主公欲取何人?』

    『德润如何?』斐潜说道。

    庞统思索了片刻,点头说道,『主公所择甚佳。德润出身贫寒,知晓民间疾苦,又有数理之能,归纳汇总消息,调配四方人手,当可胜任也。那么这大理寺,责甚重也……』

    斐潜问道,『士元之意,当属何人?』

    庞统也是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司马仲达如何?』

    斐潜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善。』

    这一次的调整,不仅是表面上的这些事情,还有些隐藏在水面之下的东西,比如直尹监会倾向于招揽士族子弟当中的女性担任官职,巡检处则是重点安排各个战区退伍的兵卒士官,有闻司则是主要由基层贫苦子弟构成,而大理寺则是安排精通律法且相对地位较高之人为任。

    只要在后世见过一些市面的,都知道负责具体审判一个案件的法官公正与否,是究竟有多么的重要,并且这些法官的言行,不仅仅只是影响一个案件,甚至能覆盖映射到一个年代,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影响下去。

    比如扶不扶,比如不加班就罚钱,还有某汽车状告消费者侵权等等的案例,甚至能影响一个世纪!

    而普通百姓之所以选择躺平认输挨打认罚,并不是觉得公平公正了,而是因为『不是我冤,是武举老爷冤枉!』普通百姓还要吃饭,还要卖凉粉糊口,谁经得起三番两次,三年五年十年的诉讼,又有几个普通百姓能够像是士族子弟一样翘着脚有闲工夫,甚至可以雇佣『武举人』一路奉陪?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斐潜再三衡量,认为当下大理寺就必须选任一些年轻的,大士族的弟子充当审判官,一方面是这些大士族子弟见过大场面,不会因为一些毛头小利便是丢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