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准备(6 / 9)
/p>
向主事道了谢,二人离开了。
“你何时学的这招?”万暮白忍不住问。
“瞎琢磨的。”卫霜调皮地说。
“得了吧,我猜肯定是上官师傅教你的。”万暮白话里充满了质疑。
“师父还真没教我,我自己想的。”卫霜嘻嘻地笑着。
“看不出来,你还真有主意。”
“那是,乾坤卫公子的知交,怎能只是个平庸之辈。”
二人的笑声回荡在索隙城外的野地里,伴着即将入夏而减少的风而消散,只是在消散之前又会有下一声的笑声出现。
“现在还算早,你我找个地方歇歇,然后去看看荆楚书院怎么样?”万暮白提议。
“好啊,省的到时候迷路了。”
二人策马来到开门外五里的荆楚书院,远远看去不像个书院,反而像个不受重视的小城市,走近一瞧,才发现确实有个书院的样子。
十几尺的纯白围墙把书院围在里面,站在围墙外能看到伸出来的檐角。正门不算大,却也不算小,五尺,比寻常书院要宽,又没有过于广大而漏了里面的景致。
大门半遮半掩,恰到好处地裁出一方景,能看到里面的青砖白墙,有几枝草木露出来,似是无意,似是有心,被框在大门中的防火的水缸别出心裁,让人一看就觉得应该放在此处。从大门往里看去,尽皆是文书院,而在后方与围墙之外校场相接的演武堂却是若隐若现,看得是有另一番滋味。
卫霜见门两边挂着一副对联,烫金大字刻在木板上写道:
亮广门迎四方雅士授经天纬地奇才
净高阶纳八路英雄传安邦定国壮志
门楣上也是同一样式:荆楚书院。
二人入内,立刻就有人上前迎接,万暮白早备好了拜帖递了上去。其实万暮白是不喜欢这东西的,奈何今天上官涟蕊说让他们放松放松,万暮白怕卫霜想去什么地方但不方便,便临时写了个拜帖放身上,结果还真用上了。
不一会儿,就有一位少年前来迎接,此人名叫范文举,应该是范韦岩的子侄辈,看上去文质彬彬的,确实应了他“文举”的名字。
万暮白与范文举寒暄客套了两句,便跟卫霜自行参观去了。
卫霜跟万暮白边走边看,觉得荆楚书院的布景十分巧妙,没有一处有违和感,让人看着很是舒服,深吸一口气觉得浑身上下一阵通透。卫霜相信,这里肯定暗含风水,能调集此地的自然之清气,对修炼很是有益。此时并没什么人,耳边只有鞋与地面碰撞的声音在身边回响,让人觉得这文书院更为安静了。
转过里间楼,来到一处略感偏僻之地,有一幢楼,正值阳光充足,七层楼的窗户都开着,透出一股书页与墨汁特有的香腐气味。卫霜看了一眼匾额,正是“典籍厅”三字。
“这下知道师父在哪儿了。”卫霜笑着指出。
本来想进去看看,但转念一想,这藏书之地对任何地方都是极其重要的,即使他们与上官涟蕊关系极好,但此时书院还没正式开放,进去还是有些不好的。
再往后边走,有一处相比其它要宽阔得多的地方,两层小楼将一块空地围着,空地上没有任何景致,只有一道容四人并排而过的门。
“这里应该就是演武堂。”万暮白说,“那扇门应该就是通的校场了。”
说着,二人便从那儿出去,经过条窄道,来到校场。
卫霜只有一个感觉——阔!一眼看去都估不出几尺几丈,只是觉得与乾坤卫的校场差不多,应该能容纳三千人,而且此间宽阔,甚至能让几百人纵马奔驰也不嫌挤。周围围了一圈的看台,能容纳近万人,应该就是武试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