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魔怔(1 / 4)

加入书签

契丹国耶律德光从石晋王朝攫取了幽云十六州,以燕云为根据地,一路南下,不断侵略中原宝地。

公元九六零年赵匡胤动“陈桥兵变”

取代后周建立北宋,辽国扶植北汉政权,将河东地区作为燕云附庸,支持北汉与宋抗衡。

为实现统一,赵匡胤一方面平定南方,另一方面伺机攻取北汉,试图攻下河东地区,以收复燕云。

直到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他三下南唐,并于太平兴国四年亲率大军夺取北汉,宋辽大战一触即。

这年,在瓦桥关,益津关和淤口关地区,九龙山飞虎峪边上一座行营里面,宋军元帅杨延昭正在屋子里喝着闷酒,这时有宋兵前来报信,只见这兵一脸慌张,还未进屋就慌忙跪在地上,说道:“大帅,那辽军又来了。”

杨延昭大惊,即刻戴上战盔,披上战甲,走出门去。

他与宋军将士百人来到山口,见辽帅萧天佐和监军韩延寿在山下摆了马阵,足有千匹,枪兵有万人,立时他大为一震。

这时有探子来报,只见他手中持书,跪在杨延昭面前,说道:“报大帅,那萧天佐在山下叫嚣,说如果你破不了这阵,他就挥兵南下,到时候”

还未等探子说完,杨延昭紧握手中长枪,向土中戳了三下,只听‘咚咚咚’,吓得探子不敢抬头,亦不敢出半点声响。

杨延昭怒道:“萧天佐不把我放在眼里,只是辽军如强弩之末,今日一见,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强的战备?”

一旁的焦赞说道:“辽军这几年和夏国勾结,向他们借了不少军马粮草,如今他们如虎添翼,攻宋怕已势在必得,我们不得不防。”

杨延昭一挥手,说道:“焦赞,孟良听命,随我出关探查敌情。”

说罢二人跪下领命。

即刻三人骑上战马飞奔而去,只是到了山下,望眼看去,宋兵旌旗遮天,将台棋布,纵横交错,宋军马军分为若干,已分散四周,步兵穿插其中,规律十分难寻。

只见为的萧天佐手持战斧,后面立起大旗,旗上有字,杨延昭念道:“天门阵”

立时心下大惊,已而命二人返回军营。

只见他踱步在军营里,旁边有个军师叫黄坚,他随在杨延昭身后,说道:“大帅,这阵不好破,强攻可不是办法。”

杨延昭一把抓住黄坚的衣领,将他推到地上,怒道:“养你是干什么吃的?”

黄坚趴在地上,说道:“大帅息怒,虽然我们破不了这阵,但去找外援不失为良策。”

杨延昭坐回堂中,把桌上的酒一饮而尽,思虑片刻后,便把焦赞,孟良二人招了过来。

他对焦赞说道:“我的哥哥杨延德正在五台山出家为僧,他武艺高强,你找他来助我攻敌吧。”

继而他又转向孟良,对他说道:“你回东京去找我的母亲佘太君,她智勇双全,这天门阵难不倒她,你请她来,那萧天佐定是神气不起来了。”

焦赞复命,连夜策马奔向五台山,只过一日一夜便来到五台山地境,穿过一道小路,有云雾环绕,此山如同仙境,只见一个柴夫骑在牛上,他晃着脑袋,闭着眼睛,慢慢吟道:“五台巍峨耸云霄,古木参天绿荫饶。

碧峰如画映晴空,风景秀美胜仙岛。

溪水潺潺绕山转,鸟鸣声声伴风飘。

圣地清幽人陶醉,心境澄明忘尘嚣。”

焦赞鞠躬问道:“请问你知道杨延德所居何处么?”

柴夫道:“杨门五郎雄,辞世入禅宫。

文珠清净地,心随钟声空。”

焦赞向柴夫道谢,转身往文珠禅院走去。

但见一个小和尚自禅院步出,焦赞躬身而言:“小师傅,可知杨延德是否于此地剃度修行?”

小和尚回礼鞠了一躬,便把焦赞带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