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大封功臣(2 / 3)

加入书签

后出门在外,注定比人矮上一截。

武将的功臣封号,大多是“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也有“奉天翊卫宣力武臣”,只有近侍才能获得。

得此封号的只有张辅一人,因为他此前是朱棣的护卫长。

此番张辅受封伯爵,是凭自己本事得的,他完全可以承袭其父张玉的荣国公爵位。

不过,在徐闻看来,即便是按功劳来,张辅的爵位还是低了点。

可能是因为他的妹妹入宫当了朱棣妃子的缘故。

张辅的父亲张玉,当年东昌战役,为救朱棣力战阵亡,朱棣为了照顾张家,特地娶了张玉的女儿为妃,表示往后都是一家人。

张辅年纪轻轻的,居然成了朱棣的小舅子.......

“徐闻上前听封!”

奉天殿为之一静。

大家知道,

而且第一个便是徐闻徐大人!

徐闻急忙往前走了一步,恭敬的说道:“臣徐闻听封!”

“徐闻治理北平有功,四年来呕心沥血功不可没,特封奉天靖难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詹事府詹事,封越国公,赐丹书贴券,世袭罔替!”

徐闻一听,顿时愣了一下。

完全没有想到朱棣竟然给他整了这么多的封号和官职,不过他马上就回过神儿,恭敬的说道:“谢陛下圣恩!”

随后便起身走到了一旁。

周围不少同僚都投去了羡慕的眼神。

这赏赐实在是太丰厚了!

越国公,爵位至高。

特进光禄大夫,文臣官阶至高。

兵部尚书,执掌兵部。

太子太师,辅佐太子。

詹事府詹事,东宫首官。

可以说,徐闻的官职已经位极人臣了!

只要往后徐闻不乱来,以后在这大明王朝,他就像是一棵参天大树,绝对不可能倒下!

尤其是越国公的含金量,那是相当的高!

靖难功臣中,九成九是武将封爵,唯独徐闻一人是文臣封爵!

这可以说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了!

大明的封爵制度主要侧重于对军事功臣的封赏,而文官则主要通过官职和俸禄来体现其地位和待遇。

自大明开国以来,文官封爵的极少,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那些可都是开国功臣!

唯有李善长一人封了韩国公。

连刘伯温也只是伯爵。

而徐闻,年仅二十二岁,便受封越国公,实乃古今罕见!

永乐新朝,文官稀少。

此时的徐闻,地位可比当年的李善长不知强上多少!

册封大典足足进行了一整天。

但凡是当年跟随朱棣的没有一个落下,全部都得到了天大的好处。

只要他们不作死,爵位都可以永远世袭下去。

历史上这些靖难功臣,大多数家族都世袭了二百多年。

其中典型的就是张辅的家族,到了明末子孙都是国公,执掌京师防御,子孙末代英国公张世泽,护国战死,无愧先祖。

让徐闻意外的是,这次封赏中,军师姚广孝没来。

不仅没来,连爵位都没有。

身为靖难重要谋士,是他劝朱棣造反的,几乎一手导演了靖难之役,居然没封赏?

退朝后,徐闻找到老和尚询问原因。

老和尚跑到鸡鸣寺了。

得知徐闻来意,姚广孝呵呵一笑:“贫僧是出家人,本就无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