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识大体(2 / 3)

加入书签

得不回答。

独孤彻叹了口气,极为不忍的说:“郡主可知当时在偏殿里的除了照云长公主,还有她唯一的儿子宇文恪?”

"宇文恪?"钟玉卿反复琢磨着这个名字。在她的记忆中,年初的时候,陵王曾经试图请求皇帝赐婚,但那个请求并未得到批准。然后,照云长公主突然返回了京城。将这些事件联系起来,她突然明白了,“难道宇文恪想要以此为要挟,强迫我们与他联姻?他们为何如此歹毒!”

“郡主猜得没错。”独孤彻说,“这些年,姑母历经磨难,受了许多苦,她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位连只蚂蚁都舍不得踩的照云长公主了。”他顿了顿,看了一眼坐榻上的夏侯纾,又道:“可是如今满朝文武皆知她是陵王一案的最大受害者,又与皇太后关系匪浅,朕暂时还不能处置她。”

杨太后与姚太后打了这么多年的擂台,不少老臣都斥责姚太后过于强势。杨太后虽然不是当今天子的生母,却是先帝原配正妻,是前朝的中宫皇后,也是当今天子的嫡母。而独孤彻纵容生母夺权,就是对嫡母的不敬,有违祖宗法制,因而他们对姚太后的蛮横嚣张微词颇多。偏偏照云长公主返京后一直依附于沉寂多年的杨太后,甚至唤起了她要与姚太后一争高下的决心,这让杨太后的支持者十分欣慰。如果独孤彻在这个时候处置了照云长公主,势必会引起老臣的不满。

钟玉卿并不是那种不识大体的深宅妇人,然而道理她都懂,情感上她却不能接受。她这一生,出生高门,嫁得良婿,又生育了两子一女。前半生,她几乎是大部分女人羡慕和嫉妒的对象,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与女儿怪病缠身,不得不骨肉分离,紧接着是长子战死沙场,尸骨无存,让她缱绻多年都无法走出伤痛。如今好不容易盼着女儿长大了,又遭遇这样的折辱,却还不能惩治罪魁祸首,让她如何甘心?

“我的纾儿该怎么办?”钟玉卿再次转向女儿,悲痛而绝望的呢喃着,“她是我拼死生下的女儿,刚刚才满十六岁,本该有光彩灿烂的人生。我与她父亲已经打算替她挑选心仪之人,然后看着她成婚生子,护她一生平安顺遂。可是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叫她以后怎么办?”

独孤彻何曾不希望着一切都只是一场噩梦。可事情已经发生了,他还不能明目张胆的处置加害之人,如今除了尽量弥补,别无他法。

独孤彻沉默了一会儿,方道:“郡主,来的路上朕已经表明态度了,不管她醒来后怎么想,朕会对她负责。今天的事情,朕也会暗中处置,绝不让人再伤她分毫。”

钟玉卿听后,缓缓站起身来,眼神坚定地直视着独孤彻,严肃地问道:“请问陛下,您这么做是出于对我们越国公府的照顾,还是对纾儿的同情?”

“郡主何出此言?”独孤彻有些诧异,他觉得自己的表述已经足够清楚。

钟玉卿冷着脸说:“纾儿曾经在宫中陪伴福乐公主读书,陛下应该了解她的个性。她不愿意的事,臣妇也无法勉强她。

原来是因为这个。独孤彻不由得放宽了心,又道:“郡主聪慧敏睿,难道你觉得朕会随意说出对一个女子负责的话来吗?”

钟玉卿眉头微蹙,心中疑惑窦生,难道还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

“朕这一生,最恨勉强他人,尤其是对待女子。”独孤彻说着看向夏侯纾,眼里满是疼惜,随即又道,“朕心悦纾儿已久,只是她未曾答应,所以朕原本已经打算放手。可如今她在宫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朕不得不旧事重提。无论郡主如何看待,朕都想告诉郡主,朕对纾儿一片真心。”

钟玉卿满脸震惊,她既怪女儿从未向自己透露过此事,也怪自己一直以来对女儿的关注不够,竟然没有及早察觉到这一切。她心中五味杂陈,既感到生气,又充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