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6 / 13)
p;接下来的十天,扬州成了人间炼狱。清军士兵提着刀,挨家挨户踹门,老人被直接砍倒在门槛上,小孩被像扔柴禾似的扔到墙上,妇女们的惨叫声从门缝里钻出来,混着火光里的木料爆裂声,成了扬州城里唯一的声音。张老汉家的那口铁锅,前几天还用来给士兵们烧开水,此刻倒扣在院子里,底下压着他七岁孙子的尸体;李寡妇缝的那件棉甲,穿在一个清军士兵身上,而她自己,被吊在房梁上,衣衫破烂,早已没了气息。
十日之后,扬州城的烟火才渐渐熄灭。街道上堆满了尸体,野狗拖着人的胳膊在巷子里跑,长江水被染成了暗红色,连路过的渔船都不敢靠岸。后来有人统计,扬州城里八十万百姓,最后活下来的不足三万——这就是刻在汉家骨血里的“扬州十日”,是大明江南的第一滴血。
南京城里,弘光帝朱由崧正搂着刚从苏州选来的美人,在秦淮河畔的画舫上喝得酩酊大醉。舱外的太监王之心捧着奏折,战战兢兢地回话:“陛下,史大人送来的奏折,说扬州城防已加固,清军一时攻不进来。”
“攻不进来就好!”朱由崧打了个酒嗝,伸手捏了捏美人的脸,“来,再给朕唱段《长生殿》,朕看这南京城,比北京舒服多了。”他早把北京的惨状、先帝的殉国抛到了脑后,登基不过三个月,就把南京的国库掏空了一半,一会儿要翻新宫殿,一会儿要选秀女,马士英趁机卖官鬻爵,把“弘光通宝”的铜钱铸得比纸还薄,百姓们编了民谣骂:“马士英,爱钱精,卖了官,填满坑;弘光帝,喝醉酒,丢了江山不发愁。”
八月初一清晨,马士英的轿子急匆匆停在画舫外,他连滚带爬地冲进舱里,锦袍上的金线都被扯断了几根:“陛下!不好了!扬州破了!史可法战死了!多铎的五万铁骑,离南京只剩五十里了!”
朱由崧手里的酒杯“哐当”砸在舱板上,酒洒了一地。他脸色惨白,猛地站起来,搂着美人的手都在抖:“破了?怎么会破?史可法呢?他不是说能守住吗?快!快备船!朕要去杭州!去苏州!去鞑子找不到的地方!”
他连龙袍都没来得及换,穿着一身月白锦袍,抱着两个宠妃,跟着马士英从水西门偷偷上了船。宫里的太监宫女见皇帝跑了,也乱作一团,有的扛着宫里的瓷器往家跑,有的干脆打开宫门,搬个凳子坐在门口,等着清军来投降。
文武百官得知消息,更是慌作一团。礼部尚书钱谦益,前几天还在书房里写“抗清复明”的檄文,此刻赶紧把檄文烧了,摸着家里的池塘说“水太凉,不能下”——后来他干脆剃了头发,穿着清朝的官服去城外迎接多铎;兵部侍郎袁继咸,想带着衙役们去守城门,可衙役们跑的跑、散的散,只剩下他一个人站在城门下,最后被清军俘虏,押到多铎面前时,他还骂着“鞑子滚出大明”,被一刀砍死在城门洞下。
八月十五中秋节,南京城的聚宝门大开着,多铎的铁骑从门里开进来,街上的百姓都跪在路边,头埋在怀里不敢抬。有的老人偷偷抬起头,看见清军士兵手里提着明兵的头颅,吓得赶紧又把头埋下去,眼泪顺着指缝往泥里淌。多铎坐在南京太和殿的龙椅上,看着空荡荡的大殿,哈哈大笑:“南明?不过是一群只会跑的鼠辈!”他下令全城搜捕弘光帝,悬赏万两白银。
朱由崧逃到杭州后,想躲进西湖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