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名利双收之举(2 / 3)
话,他知道,轰动越大,那就说明越多的人不相信他李继民能完成,越是这样,那就越说明参与此事的人越多,由此可以看出三皇子李继民在朝中的势力,几乎没有什么帮衬之人。
这一点,让李玉感到很无奈,知道,即便是以后有机会自己帮三皇子一把,扶持三皇子登上皇位,继承大统,那也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事情,而且工程绝对要高于自己拿下那个位置。
从这点来看,李玉感觉这溧阳现在离自己预想的目标还离得很远。
李继民的话还没有说完的,皇帝直接打断了他:“哦,完成了,不仅完成还超出了三十万两?这倒是目前为止,朝堂之上最为让朕欣慰的一件事。对了,你能说说都是谁捐助的吗?”
皇帝有此一问,众多的大臣也是直着耳朵静听下文,因为皇帝所问的,也是众位大臣都想知道的,因为他们都没有捐,可任务完成了,他都是从谁那收来的,关键是有些人还是跟那司光达订了口头协议的,虽然没有什么处罚之举,但这关系到各势力之间的对撞,的确如此,不仅是皇帝,底下的大臣也很是关心这个问题。
还有一些大臣以为是三皇子自己一人拿出了这些钱,或是皇帝李贽资助下,完成。这都有可能,皇帝一问,也是有摆脱自己的嫌疑。
面对皇帝李贽的问话,三皇子显得有些忐忑,这正是刚才他想要说的问题,可话还没有说出来,就已经被皇帝给打断了。
“父皇,这银子是一个人拿出来的!”
李继民说出这话的时候,朝堂上再次不安定起来,这一个人拿出来的,这个时候,这人是谁,是神经病犯了,还是有钱多的没处花,亦或是脑袋被驴踢了,就算是你有钱,富甲天下,也不可能这个时候拿出钱来。
因为一没有任何的名利,这是一种摊派式的收钱,名义上是捐助,可谁都知道,这是皇帝李贽安排给皇子李继民的一个司职任务,但却是口头下达,说了说,只是针对的是三皇子个人。
这么大的一个事务,没有用圣旨去颁布,也没有给三皇子什么特权,只不过是让他去进行摊派性收银。往往这种情况下,一下就失去了很多强制性的东西,这个任务对于每个朝中之人来说,很有一种可捐或不捐都亦可之举。
这样说来,任务完成的难度可想而知。况且法不责众,现在众多的人都没有交,你怎么处罚,你怎么向自己的父皇交代?
听到三皇子的回答,皇帝李贽不由得冷笑了一下,不过虽然没有按照当初的意图完成,但好歹是捐够银两,而且还是超额完成任务,冲着这一点,李贽就不能对三皇子有什么责怪之意。
当然是一个人捐助的,皇帝还是有权利知道的,不过当李继民说到是有一个人捐助的时候,皇帝李贽一下就想到的是自己的四皇子李玉。这个永远都是那么风骚的家伙,在任何时候,都会做出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很张狂,很跋扈,愿意出风头,再想到李玉跟三皇子因为慕容菲菲的缘故,走的也比较近,正好李玉回来,要说一下拿出那些银子,李玉手里还是会有的,因为从龙卫那得到的确切消息,仅仅是琴歌大赛,李玉就从那次活动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