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第五军团帐内议事(18)(2 / 3)
他们才是真正涉及到宝藏的相关人,所以李玉抢先说道:“此事,作罢,下面我们研究一下那叛军魑魅军的安置问题,一下这么多的人,要安置得当,这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
“对了,诸大帅,以往,按照军中的惯例若是有人叛逃或是战俘,你们一般都是怎么处置的?”说道了那魑魅军的处理方式,李玉转下向那诸大帅问道。
“禀殿下,对于战俘,不是军中有什么管理,而是朝有律法和规定,一般分为三种情形和安置执法。一是异族之兵,一般都难以教化,不能为己所用,所以只有一个处置之法,那就是砍杀,一个不留,以绝后患。这是最为普遍的用法。”
“二是对于较易降服的异族之人,一般也不作为打仗的兵士所用,大多是被关押起来,作为军中防事建筑的奴役,或是叛卖到奴隶市场,交与贩卖奴隶的供货人换取购买粮草的银钱,这种现象也是居多,不过在我们蓝旗军很少见。”
“第三个当然就是收编麾下,作为扩充自己军队实力的编外人马,在取得一定军功之后,才可转为正式的亲卫将士,这种情况相对于前两种略少,一般也都是单个,或是几人十几人的加入,类似于今日成千上万之人,很少运用第三种。”
诸国卫也是侃侃而谈,对于这战俘的处置,无非也就这三种,对于皇家亲卫收服的战俘,很少运作到奴隶市场上去,因为他们不缺军粮和饷银,至于奴役,也只有派送到其他地方,这也是很少见的,所以一般都采用了第三种,不过由于第三种的收编方式,也让蓝旗军大为的不纯,鱼目混杂,造成什么样的人都有,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和忠诚度,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诸国卫变相的弄出了一个类似于当下第五军团炮灰团的怪异现象。
这种情况其实皇家上层和兵部吏部也是尽然知晓,不过在没有出什么大乱子的前提下,还是没有人过多的关注和插手,因为毕竟军队和地方在很多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听到了诸国卫的述说之后,李玉征询道:“诸帅,那你来说,目前我们这里的七万余魑魅军将士该是如何处理,要说他们也不是什么异族,全都是我们大燊朝的子民,有的还是跟我们蓝旗军将士们三乡五里的近邻,你说这批人适用于那种安置之法?”
虽然是李玉简单的一问,可对于诸国卫来说,这一句话说错了,可关乎到数万之众的身家性命,本来一向都是游刃有余,进退有度的诸国卫,面对李玉如此一问,倒还不知如何做答了,因为这可不是一件小事,随意说说,也就过去了,这可是足足七万余人啊!
“这”诸国卫第一次又了结巴的不善言辞,不过还是绕口饶舌的嘟囔了半天说出了一个权宜之法:“殿下,此等大事,还是您来做主,或是通禀了陛下,等到兵部和吏部共同下达了方案,我们再说安置,也是不迟,但不知殿下是何用意?”
三言两语,这诸国卫就把这头疼难缠之事推倒了李玉和皇帝的身上,说到老练和城府,毕竟这诸国卫虽然最为大燊朝将领统帅中的中坚力量,可说来也是混迹很久,从一般士兵,一步一步的攀登到了统帅之职,没有一定的处世之道和为人之策,焉能混到现在这个地步,其实登上李玉这艘风雨飘摇的不可预知的大船,也是不得已之策,沾上皇家的气息和有了太子李玉这块的裙带关系,说是攀上了大树,可对于李玉当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