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诸国卫的谋略(2 / 3)

加入书签

纪小,什么也不懂,可听完少主哥哥说的事情经过之后,我就猜想,那红旗军的掌帅,是不是跟那潘阳乱贼,原本就是一伙儿的,少主哥哥说的必败,也不完全对,而是佯装必败。”

    突闻此言,那诸国卫也知道,刘珍此言可是在自己意料之中的事,大刘珍却是纠正了李玉的说辞上的错误,其实刘珍说的对,那云鹰要是败的话,应该说成是佯装而败。一时间,那诸国卫对这个十几岁的小丫头,可是深深的佩服。当下说道:

    “说得好啊,你这小丫头,聪慧非比常人,果然是冰雪聪明,分析事情很是到位,既然你都说了那云鹰和潘阳的贼人是一伙儿的,那么本将在给你补充一些关于云鹰必败的原因,话说要是云鹰大胜而归,肯定是要死伤无数人,而既然那云鹰和对方是一伙儿的,那么他在平乱的时候,肯定也会故意错误的指挥,或是送死式的去攻打潘阳的乱贼,这完完全全的就是让他带去的兵士当炮灰,殿下在朝堂上也曾说过,让云鹰出马,要多带上一些新兵和需要历练的兵士,而这些人跟随云鹰时间短,没有什么过深的交情,当然要演好这场戏的话,我以为那云鹰必会牺牲众多的这些大朝兵将的新鲜血液,一边求得平叛是以自己已经尽力而为了,一边还能掩人耳目,让叛贼对方的伤亡减少,可谓歹毒啊。”

    “听你二人之言,可是让我李玉思路打开,对对对,就是这样的,说到用兵之经验之老道,揣摩心思之深灼,还是诸帅要高我许多,经诸帅加以点拨,还真是让李玉柳暗花明啊,这本来就是李玉一直想说,却又不敢说,或实难相信,所以也没有说出,不过连诸帅都说了,那此事,到最后的结果定是那云鹰佯装兵败而归,而带去的历练参军不久的兵士,也将会是死伤殆尽。”说完话的李玉也是连连的长吁短叹,明明知道是这个结局,可自己也是无力回天,改变此事的结局。

    那诸国卫更是愤恨不已,感慨而道:“想我大朝此时,不说内势明争暗斗,外势更是蠢蠢欲动,更不要说蛮夷番邦,也是虎视眈眈,可为什么不能摆开长龙,与那蛮夷大战一番,誓要赶尽周边袭扰我朝的番邦部落,可眼下,李忠和陛下的内战,都还不知道谁胜谁负,天下乱,百姓苦,可身为大朝的三军统帅,也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却毫无办法解围,这才是我等护国之将领的悲哀之境。”

    看到诸国卫一副伤心羞愧之色,李玉赶忙上前劝慰道:“诸帅也是多虑了,王朝历代以来,哪个不是经受了战乱的洗涤,哪个不是饱受千疮百孔,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有的人为了权力、名誉、地位,而有的人为了美色、银钱、私欲,都在疯狂的暗战,族人间的相互残杀,这也是我李玉不愿在溧阳待下去的原因,如果国力强盛,蛮夷皆服,大朝内百姓可安居乐业,人人不用此番自危,谁愿意劳心费力的去到另一地方,去开始从一无所有的创业,我搬迁溧阳,也是无奈之举,你们看吧,总有一日,我定会重返溧阳,一定还天下百姓一个晴朗朗的安平盛世。”

    说到这的时候,诸国卫和刘珍都不说话了,都看着李玉,此事觉得李玉脸上没有一丝的轻浮,庄重肃穆,仿佛是在佛祖面前启誓一般,不过诸国卫心里也是透亮透亮的,知道眼下的当朝太子李玉,可不是像外界那样传言的痴傻,而也是一胸怀伟略,大有抱负之人,可惜的是陛下不重用太子,不当成储君来用,而是当成了自己应对宿敌的筹码和棋子来用,这也是李玉非要出去的原因。

    不到片刻,李玉又恢复了自己那副嘿笑的常态,紧然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