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作茧自缚事难缠(2 / 3)

加入书签

殿下所言,这大朝岂不大乱,毫无贫贱之分,毫无阶层之分,毫无尊卑之分,这还是什么陛下的家国,人人都可以来朝堂上指手划脚,乱说一气,我大朝岂不危急。”这时季丞相站了出来向皇帝李贽禀请。

    本来皇帝李贽是赞成李玉所谏言的捐银奉官之说,听上去很是新鲜,想到城中好多有钱人的富商,为了能让自己或是子嗣有人能入朝或是为官,那将是多么光宗耀祖之事,对于富足的他们来说,少些银钱又算得了什么,正要出声赞赏,可中档子这季丞相又出来拦阻,而且还上纲上线,拿起了纲常伦理这道大旗来镇压,看来事情虽好,要想筹办起来,肯定阻止之人也不少,这如何是好?皇帝李贽还在暗暗的发愁。

    “呵呵,季丞相所言也是啊,想你尊贵的身份肯定是不能与那些走卒商贩相提并论,但你高贵,你尊崇,你优雅,但现在陛下要的是银子,把你的高贵、尊崇和优雅拿出来,去骗些银子也好、去求些也罢,先解决了时下国库亏空之危急再说。”李玉冷笑道。

    “这......”李玉的两句话说的季宗元,半天也吐露不出一个字来,脸色极为的难堪,但饶是自己满腹经纶,满是治国之道和为民之策,但说到此时去如何凑钱充盈国库,那是一丁点的办法也没有,只能干瞪眼,干着急,还要受得太子的羞辱,也无反驳之言。

    这时,户部的尚书钱赢锭出列而站,躬身言道:“陛下,若是让那些走卒商贩与我等一样入朝为官,岂不动摇了国之基本,毫不把圣人纲常伦理当作一回事,这不就是乱套了吗?”

    “我的钱大人啊,你可是亏了你的名和姓,钱赢锭,银锭、银锭不就是银子吗,看来你的名字也可买个好价钱啊,你身为户部尚书,掌管天下财权司职,不尽心尽力去凑措银钱,每日里光想如何将己之过推脱的干净,好像国库空虚与己毫无干系,还好意思去容禀父皇谏言让三哥去主持此事,你却是站在其后,看皇兄的笑话,没有一点罪责之感,你这个户部的尚书做的好清闲,好自在,好惬意啊,要是换作本殿下,到也乐意兼职一番,反正有了好处肯定少不了自己,有了困难有陛下、太子和皇子这些人顶着,你还好意思舔着个脸说什么纲常伦理,圣人之言?”

    李玉此话一出,这户部的钱赢锭,立马就慌乱了起来,满脸的委屈,装作愁苦之色言道:“殿下何处此言,这不是生生的污蔑老臣吗,想我为了筹措充盈国库之银,不说寝食难安,可也是月余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何来自在惬意之言?臣下,自知朝中官员,户部最为难管,上要满足皇家宗亲奢华御用,中要精打细算予之百官之需,下要体恤民情,开展救灾放粮之急,殿下如此而言,不是污蔑本官是什么,若是殿下觉得臣下做事确有差矣之时,还请陛下免去臣子户部尚书之职,好找一鼎立之人,省的如殿下之说,自己失职事小,延误了治国大略事大,那微臣就怕是成了千古罪人不说,更重要的是九泉之下也无颜相见我钱家的列祖列宗。”

    说完之后,便跪倒在地,一把鼻涕、一把泪毫不在意威仪,大肆痛哭起来,声嘶力竭,这时就连皇帝李贽都看到了也无可奈何,只得好言相劝。

    “钱尚书,朕知道你为国操劳,就不必在此感伤了,还是多想想与皇儿继民如何筹集银两,度过这一万难时刻,这才是当下急需要做的,你哭哭啼啼的像什么话,玉儿也是一时因为当前危急,说话不讲分寸,你还是不要太在意了,赶紧起身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