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毫不遮掩的欲念(1 / 4)

加入书签

萧婉君坐立不安。

她看了眼堂中的侍卫和家奴,神色并不异常,可她心里有事坐不住,起身走了几步,又觉失礼,赶紧坐回位置,如此来回了几遍,柳喜喜才姗姗来迟。

柳喜喜慢慢悠悠地漫着步子,身边跟着元原。

他们两人将柳喜安放下,也是费了一番劲,现在的柳喜安不像几个月的宝宝那般好打发了,虽是个喜欢笑的小娃娃,可若没人愿意陪她玩,就会嘴角向下,呜咽要哭,一有人理她,又笑得像铃铛一样美妙。

她的情绪外放,大家都明白她的小心思,可她实在太可爱了,没人不愿意与她一块玩,只是听着她的笑声就能心情舒畅。

为了她的安全,柳喜喜不愿让任何外人知道她的存在,她只能待在内府,也实在可怜。

元原本是个顽皮和刁钻的机灵孩子,遇到了一个比他还机灵的孩子,这让他想到了萧志美,说起话来总是一副高深模样,笑起来时,又实在吸引人眼睛,让人想和她做朋友。

他们确实是朋友,不过自卫荀的事情发生后,他便很少出府,也没再去找萧志美玩耍。

听说萧志美的母亲来了,元原想着问问萧志美最近的情况,也就跟着来了。

柳喜安听他说要去见朋友的母亲,竟就不哭闹了,这让元原的心像被棉花一样包裹着,软塌塌的,再也使不出什么刁钻劲了。由于他的经历,自有记忆起,他便知道自己要从皇帝的五位皇子中选一位做丈夫,除了柳喜喜外,另四位时常来太后宫里讨好他,明明都是谦和有礼的模样,她们的目光却似凝视在他身上,让他感到不适。

无论他怎么顽皮,皇帝都没有收回成命,甚至还夸他天真可爱,给宫里带来不一样的风,哪怕是他把皇帝最喜欢的盆栽拔得片叶不剩,也没有人呵斥他一句。太后告诉他,太子妃之位是对他的恩赐,因为他有一位举世无双的母亲,他的母亲保护了镜国,也护住了柳氏的根基。

可是她没有护住自己,迫使她的男儿小小年纪就要在宫里生活,要学会察颜观色。这话元原自然是不敢说的。

柳喜喜是唯一不同的,她并不常在宫里走动,他常听到她因外出而被刺杀之事,她却依然我行我素。直至有一次受伤严重,太后去看她时,带上了他。

那是第一次见,她虚弱地躺在床上,卫荀站在一旁哭得梨花带雨,十分凄凉。

她道,“别哭了,我还活着,等我死后,你可要哭得大声些,好叫我在奈何桥上能回头看看,看看这世间,也看看你们。”

卫荀一听,哭得更厉害了。

卫国公来后,一面训斥卫荀,一面要将卫荀带走,柳喜喜却道,“拉拉扯扯做啥?你把荀子带走了,谁替我解闷。”同时也向皇帝和太后表明,自己的受伤与卫荀无关。

她的话亲密而不暧昧,元原那时还小,不了解其中之意,以为柳喜喜是怕卫国公把卫荀带走后责罚他。

再后来元原了解到柳喜喜的处境,她聪明却不好学,每次国子监检查学业,她总是最后一名,老师的任何责罚也是照单全收,她对男子很是照顾,会给他们带小玩意和点心,相处时进退有度,止乎于礼,没有不夸她的。

元原很是喜欢和柳喜喜一块玩,凭着他的性子和身份,他自是比卫荀更方便进出柳喜喜的行野殿,即使他顽皮,柳喜喜也没有露出过任何不悦,包容他的一切缺点,她的包容与皇帝和太后的又不一样,柳喜喜会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某日想来,元原才惊觉,柳喜喜那日的话,只是平淡地诉说自己害怕孤寂,而卫国公却不那么单纯。

趋利避害,不然也不会有如今的赐婚旨意了。

柳喜安和柳喜喜太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