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散尽家财为民用(2 / 3)

加入书签

磅礴,与柳喜喜有相契之道,心中顿生好感,赶忙上前去搀扶苏礼杭,“苏家公子快快请起吧。”

苏礼杭看向柳喜喜,柳喜喜的眼神则一直落在姜谙身上,嘴角挂着一抹如春花绽放般的笑容。他随即将目光移向姜谙,只见姜谙的脸上同样荡漾着如春风般和煦的微笑,嘴角的弧度与柳喜喜如出一辙。他顺势站起身来,朗声道,“谢闲王,谢闲王妃。”

苏礼杭又岂是愚笨之人,对于柳喜喜的针对缘由,他早已心知肚明。柳喜喜虽数月未曾露面,但她为百姓所做的一切,他都亲眼目睹,亲耳听闻,其功绩绝非一般人所能企及。又见她对一个小小的堂倌都以礼相待,毫无贵胄的架子,心中不禁涌起钦佩之情。如

现邂逅相逢,心中便有了一番计较。

掌柜安排了两个伶俐的堂倌,柳喜喜简要地向两人交代了需要准备的墨纸,由掌柜引向一张桌前坐下,她将字报版放在桌上,又问掌要了两张毛毡,一张嵌在小方盒中,制成了一个墨刷,另一张则裹在圆滚上,变成了一个滚刷。

姜谙好奇地问道,“这是不是要像印鉴一样,把墨刷在版上啊?”

柳喜喜笑道,“差不多。”

苏礼杭此时正专注地看着墨,对于堂倌推荐的几块墨,只是不住地摇头,心不在焉地说道:“再看看吧。”

堂倌备好了墨和纸,柳喜喜先是细心地在版上刷好墨,然后唤姜谙帮忙放上纸后,用滚刷细致地刷了一遍。待她轻轻拿起时,版上的图文便印在了纸上。

如何?”柳喜喜得意地问道。

姜谙惊叹道,“真是太神奇了,如此大的一张字报,竟然如此轻而易举地就被复刻了出来。”

柳喜喜将滚刷递给姜谙,“你来试试看。”

姜谙欣然点头接过,柳喜喜又放上一张崭新的纸,姜谙照着柳喜喜的样子将角角落落都仔细地刷了一遍。当他拿起时,又是一张崭新的字报呈现在眼前。

柳喜喜道,“此墨临时所用倒也无妨,若是用于书籍,却极易被水洇散。待我想想如何制作新墨,到时候就不必再徒手誊抄了。”

喜不自禁地又刷了一些,墨淡了便继续刷墨,不一会儿就印出了数十张之多。其中一张尚未放好,飘落在地,正巧落到苏礼杭脚边,又或是说,是苏礼杭看到这张纸飘落,故意移步上前。

他捡起字报,粗略一瞥,便震惊于其中的内容。

这竟是在散尽家财,造福百姓。

“多谢苏家公子。”姜谙从他手中接过字报,放回桌上。

苏礼杭见此良机,赶忙上前道,“闲王,闲王妃,此帖不知可否借我细看?”

姜谙递了一张,笑道,“苏家公子请,不知是否对书院饶有兴致?”

柳喜喜听言,眉头紧锁,心中暗思,姜谙莫不是要邀请苏礼杭到书院去?

苏礼杭接过字报,细细端详,不禁感叹道,“未曾见过如此敢为人先之举,即便萧氏家大业大,可他们终究是商贾之流,不识铜钱腥臭,无取财于民而散于民之道。”

“哦?”柳喜喜对苏礼杭对萧氏的评价深感诧异。

苏礼杭忙道,“在下失礼了。”

柳喜喜道,“你与萧婉君自幼相识,青梅竹马,怎会如此评价萧氏一族?”

苏礼杭疑惑道,“我与萧家姐姐青梅竹马?闲王从何处听闻?岂能如此毁我名声?”

“嗯?”柳喜喜愣住,知春去调查的,怎会生错。

苏礼杭沉凝道,“我与萧家姐姐确实自幼相识,然而我常年漂泊在外,相处之时少之又少,实难称得上青梅竹马。不过,我姐姐倒是与萧家姐姐关系极好,她们二人时常结伴同游。我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