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摸混考勤(1 / 5)
幽谷兰心
第一章空谷遇兰
大靖建元二十三年,暮春。
苍莽的武夷山脉深处,云雾像化不开的墨,缠在青灰色的崖壁上。
沈砚之背着半旧的剑匣,衣襟上还沾着山涧的露水,他已经在这片无人谷中走了三日——自三年前“浣花剑派”
满门被屠,他这个唯一的幸存者,便成了江湖追杀令上悬赏万两的“叛徒”
,唯有躲进这与世隔绝的幽谷,才能暂避风波。
脚下的青石路覆着层薄苔,稍不留神便会打滑。
沈砚之扶着崖边的老松歇脚,忽闻一缕极淡的幽香,似有若无地飘进鼻腔——不是松针的清苦,也不是腐叶的湿腥,倒像极了幼时在师父书房里闻到的墨兰香,清雅得能洗去满心的躁意。
他循着香气往谷深处走,越往里,雾气越淡,眼前渐渐铺开一片缓坡。
坡上没有杂花野树,只零星长着几丛兰草,墨绿的叶片修长挺拔,其中一丛正绽着素白的花,花瓣薄如蝉翼,蕊心是极浅的鹅黄,那缕幽香,正是从这里飘来。
“这位公子,既入幽谷,何不停步赏兰?”
清冷的女声忽然从兰草丛后传来,沈砚之猛地按住腰间的剑柄,却见一个青衫女子从石后走出。
她梳着简单的双丫髻,间只簪了支竹制的簪子,手里提着个竹篮,篮中放着把小锄和几个瓷瓶,看模样,竟像是在这谷中采兰的寻常女子。
可沈砚之不敢放松警惕——能在这荒无人烟的幽谷中独居,又怎会是普通女子?他缓缓拔出半截长剑,剑身映着晨光,泛着冷冽的光:“姑娘是谁?为何在此处?”
女子却没看他的剑,只蹲下身,轻轻拂去兰草叶上的露珠,声音平静得像谷中的溪水:“我叫苏清欢,家就在谷后。
公子身上带着剑伤,又满身风尘,想必是在躲避什么人吧?”
沈砚之的瞳孔缩了缩——他的剑伤在左肩,被衣襟掩得严实,寻常人根本看不出来,这女子却一眼识破。
他握紧剑柄,正欲追问,却忽然一阵气血翻涌,左肩的旧伤被方才的动作牵扯,疼得他额角渗出冷汗。
苏清欢见状,从竹篮里取出个白色的瓷瓶,递到他面前:“这是用兰叶和幽谷泉水熬的药膏,能治外伤。
公子若不嫌弃,可先去我家暂歇,待伤好了再做打算。”
瓷瓶上还带着兰草的清香,沈砚之看着女子清澈的眼睛,竟找不到一丝恶意。
他想起师父临终前说的“君子慎独,虽处暗室亦不欺心”
,又想起这三日来在谷中忍饥受冻的窘迫,终究收起了剑,接过瓷瓶,低声道:“多谢姑娘。”
苏清欢的住处是一间简陋的竹屋,屋前搭着个小小的竹架,架上晾着些晒干的兰草和草药,墙角摆着几个陶盆,里面都种着不同品种的兰——有素心兰、墨兰,还有几株罕见的蝴蝶兰,开得正盛。
“这幽谷的土性偏湿,适合兰草生长。”
苏清欢给沈砚之倒了杯热茶,茶水中飘着几片兰花瓣,“我自小跟着师父在此处种兰,师父说,兰花生于幽谷,无人欣赏也照样开花,做人也该如此,不管有没有人看见,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心。”
沈砚之捧着茶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他看着屋中简单的陈设,忽然想起浣花剑派的藏书楼——那里也曾摆着几盆兰草,是师父亲手种的,师父总说,浣花剑派的剑法要像兰草一样,刚柔并济,不张扬,却有风骨。
可如今,藏书楼没了,师父没了,连“浣花剑派”
这四个字,都成了江湖上的禁忌。
“公子为何会来这幽谷?”
苏清欢忽然开口,打断了他的思绪。
沈砚之沉默片刻,终究还是说了实话:“三年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