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又又水(3 / 3)

加入书签

吻过的痕迹。

信上的字不多,只说老夫人用了菊根入药,咳嗽已好了许多,又说京城的菊不如篱边的有精神,还问她那丛墨菊,经了霜雪,是否依旧安好。

沈清辞拿着那片菊瓣,指尖轻轻摩挲着。

花瓣已经干了,却还带着淡淡的清香,像极了谢景行身上的味道。

她走到篱边,看着那丛墨菊,经过几日的霜雪,它非但没蔫,反倒开得更盛了,花瓣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她提笔回信,写了老夫人的病情好转,她很欣慰;写了墨菊依旧安好,只是近日又开了几朵新的;还写了昨日福伯采了些白菊,晒了做菊茶,想着等春日里,或许可以寄些去京城。

写着写着,她忽然想起谢景行临走前,站在篱边看菊的样子。

他穿着藏青锦袍,身影在霜色里显得格外挺拔,像极了这寒风中不肯折腰的秋菊。

她放下笔,走到妆台前,打开那个装着银簪的木盒。

她取出银簪,轻轻插在间。

铜镜里的自己,眉眼弯弯,鬓边的菊簪在光线下闪着柔和的光。

窗外的风又起,吹得菊叶沙沙响。

沈清辞望着镜中的菊簪,忽然觉得,这个霜降,似乎比往年,多了些不一样的暖意。

第五章春信

冬日过得很快,转眼就是来年开春。

沈清辞按捺不住,挑了个晴好的日子,把去年晒好的白菊茶仔细包好,托去京城的商队寄给谢景行。

她在包裹里放了一小包新收的菊种,是那丛墨菊结的籽,想着或许他会喜欢。

信里,她写了春日的菊圃,说已经翻好了土,就等天气再暖些,便把这些籽种下去。

还写了院外的桃花开了,粉粉白白的,倒是比冬日的萧瑟好看多了。

寄出包裹的那天,她站在篱边,望着空荡荡的菊圃,心里忽然有些期待。

她想,等秋天的时候,这些墨菊籽了芽,开了花,谢景行会不会……再来看一看?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压了下去。

她红着脸,转身回了屋,却没现,廊下那盆去年冬天扦插的墨菊,已经悄悄冒出了嫩绿的芽。

日子一天天过去,菊圃里的菊苗渐渐长高,抽出了嫩绿的枝叶。

沈清辞依旧每日去打理,只是偶尔会望着京城的方向,一会儿呆。

直到初夏的一天,福伯拿着封信跑进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意:“姑娘,京城来的信!

还有……还有个人说是来拜访您的!”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跳,连忙接过信。

信封上的字迹,她再熟悉不过。

她拆开信,见里面写着:“闻君菊苗初长,特备薄礼,欲赴篱边,共赏秋光。

——谢景行”

她抬起头,看见月亮门边,那个穿藏青锦袍的身影,正含笑望着她。

阳光落在他身上,暖融融的,像极了那个霜降的早晨,他递过来的那杯热茶。

篱边的菊苗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是在欢迎着什么。

沈清辞看着他,忽然笑了起来,眼角眉梢,都带着藏不住的欢喜。

她知道,今年的霜降,篱边的秋意,一定会更浓了。

而那丛墨菊,也定会开得比往年,更加风骨卓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