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不是被否认,而是被承认为「必须付出的代价(2 / 4)
骏用“稳定”筑起高墙。
李天为以“发展”挥动巨斧。
在这两面大旗之下,基层的苦难和诉求,那些真实存在的“问题”,都被系统性地消解了。
不是被否认,而是被承认为“必须付出的代价”。
就像古代修建长城、开凿运河时,那些被徵发的民夫,那些倒在工地上的枯骨。
史书会记载工程的伟大,帝王的雄才,却不会记住每一个倒下的名字。
因为“大局”需要。
因为“发展”需要。
因为“稳定”需要。
他想起白天徐有成匯报时,那种精准到冷酷的数据展示,那种將一切矛盾都纳入“可控范围”的自信。
想起杜维明宴请时,那种將质疑者污名化为“眼红”的嫻熟手法。
更想起李天为那番关於“种子”的隱喻。
他们构筑了一个完美闭环的逻辑体系:
发展是硬道理问题不可避免必须忍受代价质疑就是破坏发展所以要坚决压制异议继续推进发展……
在这个闭环里,每一个环节都“合理”,都“必要”。
基层的声音,个体的苦难,都被这个庞大的机器碾碎、消化,变成支撑机器运转的燃料。
郑仪站起身,走到窗前。
雨已经停了。
泽川的夜景重新变得清晰璀璨。
远处,龙湾新区的工地灯火通明,塔吊上的灯光如同星辰,在夜空中勾勒出未来城市的轮廓。
那是李天为的蓝图,是杜维明的帝国,是无数人梦想的“明日之城”。
而郑仪知道,在那片光明的背后,必然有阴影存在。
有被强拆的民房,有拿不到工资的工人,有污染超標的环境,有无数被“大局”牺牲的个体命运。
但这些,在宏大的敘事中,都只是“阵痛”,是“代价”,是“发展中的问题”。
值得吗
郑仪问自己。
他不知道答案。
但有一点他非常清楚:
在当前的权力-资本共谋的语境下,这些“基层问题”根本无足轻重!
只要发展持续,只要数字增长,只要工程推进,那些个体的苦难和呼声,根本不可能动摇这套体系的根基。
清晨。
泽川大酒店顶层行政套房。
巨大的落地窗外,铅灰色的天空压得很低。
罗文斌教授站在窗前,望著远处雨雾中若隱若现的龙湾新区。
那片喧囂的钢铁丛林,在阴霾中沉默著,却更显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庞然气势。
“罗老。”
赵波敲门进来,手里拿著一个平板电脑。
“泽川市委办公室刚发来今天的行程安排確认。”
他快速念道:
“上午九点,市领导陪同参观新落成的泽川人工智慧创新中心。”
“十一点,前往泽川港智慧码头,考察港口自动化升级成果。”
“午餐后,下午两点,在市委会议中心召开调研总结座谈会。周正秘书长主持会议,张副市长做泽川发展情况补充匯报……”
赵波念完,看向罗教授。
罗教授没有回头,依旧望著窗外。
“回绝。”
两个字,清晰平静。
赵波微微一愣:
“回绝全部”
“全部。”
罗教授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回復泽川市委办公室,就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