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六十六)(1 / 2)
有一天,一个萌萌的小弟子,脑袋上顶着一堆小问号,跑去问大名鼎鼎的张仲景仙师:“仙师呀仙师,我老好奇啦,要是有人得了消渴病,脉搏跳起来浮浮的,身上还有点微微发热,小便还不利索,这可咋整呀,有没有啥神奇的方子能对付它?”
张仲景仙师呢,那可是中医界的超级大神,微微一笑,捻着胡须慢悠悠地说:“小徒弟呀,这你就问对人啦。消渴,脉浮有微热,小便不利者,就用五苓散主之。”
啥是五苓散呢?这可真是个厉害的宝贝方子。咱们来仔细唠唠这五苓散里都藏着啥神奇玩意儿。
猪苓这味药,得用十八铢(咱换算一下哈,古代一两换算成现代 5 克,一铢差不多就是 0.65 克,十八铢大概就是 11.7 克,咱就用12克),还得把皮去掉。这猪苓啊,就像个勤劳的小清洁工,专门负责身体里水液的代谢工作。中医讲,人体就像一个大工厂,水液在身体里到处流动,要是流动不畅,就会出问题。猪苓呢,它能深入到身体的水道系统里,把那些堵塞的、多余的水液都给清理出去,让水液代谢重新顺畅起来。就好比你家的下水道堵了,猪苓就是那个能把堵塞物通开的神奇工具,让水“哗啦啦”地流走,顺畅无阻。
泽泻,这可是方子里的一员猛将,用量是一两六铢,换算过来大概是 5.65 克,咱就用6克。泽泻的本事可大啦,它利水的能力超强,能像大禹治水一样,引导身体里多余的水液往下走,从小便排出去。它不仅能把身体里那些不该有的积水给排掉,减轻水肿,还能帮助调节身体的水液平衡。想象一下,身体里有个小湖泊,水太多了,泽泻就像个超级水泵,“呼呼呼”地把多余的水抽走,让湖泊的水位恢复正常,这样身体就舒服啦。
白术呢,也是十八铢,大约 11.7 克,咱就用12克。这白术就像家里的贴心管家,专门负责照顾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就像一个食物加工厂,负责把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变成营养,输送到身体各个地方。但是呢,如果脾胃被湿气困住了,这个加工厂就没办法好好工作啦。白术一来,就能把脾胃周围的湿气都给清理掉,让脾胃重新振作起来,恢复活力。它还能帮助脾胃更好地运化水液,让身体里的水液分配得更合理。就好比给这个食物加工厂做了一次全面的大扫除,让它能高效运转,把营养送到该去的地方。
茯苓同样是十八铢,约 11.7 克,咱就用12克。茯苓可是个多面手,既能祛湿,又能安神。它祛湿的原理和前面几位不太一样,它就像一块超级吸水海绵,能把身体里多余的湿气都吸走,然后通过小便排出去。而且呀,当身体里湿气太重的时候,人就容易心烦意乱,睡不好觉。茯苓这时候就能发挥它安神的作用啦,让你的心安静下来,就像给你的心盖上了一层柔软的毛毯,让你能安安稳稳地进入梦乡。它在身体里默默地工作,祛湿又安神,让你身体和心情都舒舒服服的。
最后还有桂枝,半两,也就是 2.5 克。桂枝就像一个温暖的小太阳,能给身体带来阳气。中医说,阳气就像我们身体里的小火炉,能让身体保持温暖,推动气血的运行。当身体里阳气不足的时候,水液代谢也会受到影响。桂枝一出现,就像给小火炉添了一把柴,让阳气升起来,帮助身体更好地气化水液。它还能打开身体的毛孔,微微发汗,把身体里的邪气通过汗液排出去。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有个小太阳照着你,不仅身体暖和了,那些藏在身体里的坏东西也被热气给赶出去啦。
这五味药材凑到一起,那可就成了超级厉害的五苓散。怎么制作呢?张仲景仙师说得明明白白:把这五味药材都打成粉末。这粉末得打得细细的,就像你吃的面粉一样细腻。打好粉之后,用米汤来调和。为啥用米汤呢?这里面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