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八方才俊汇中京(3 / 4)
”
“四川铜山县那位十一岁童生案首,十六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的神童苏牧。”
“江西吉安府的神童赵昊,十三岁中举,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名动天下。”
“福建建宁府那位在十五岁年纪,作出《四海赋》的少年天才秦康。”
“以及类似的诸多青年才俊皆齐聚中京城,再加上各方成名大儒,如今的中京城,称得上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说着隋枫躬身道:“陛下治下,天下文华汇聚我大梁,大梁多年未曾有过这等文坛盛事,皆是陛下文治之功!”
天德帝捋了捋胡须,略显志得意满,显然对这阵仗也很满意。
但旋即他便轻哼一声,“光捡好的说,就没点不好的消息?朕就不信,这等事情,北渊和西凉那些人,坐得住!”
隋枫一脸佩服,“陛下圣明烛照,这些番邦之心果然逃不过陛下法眼。北渊和西凉各有一支使团,在这两日即将抵达中京。据百骑司初步消息,这两支队伍中,都有他们年轻一辈的才俊,很可能是存着想要给孟夫子添乱的心思。”
天德帝脸色一沉,“哪怕他们不添乱,但若是孟夫子的关门弟子是北渊或者西凉之人,我大梁读书人的脸也被丢尽了。”
说完,他看向隋枫,隋枫连忙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届时可真就说不清了。”
天德帝也熄了心思,冷哼一声,“你在想什么,朕怎么可能行那等事。”
是是是,你清高,你光明磊落,那我算什么.
就在隋枫狗胆包天的腹诽时,天德帝冷冷吩咐道:“密切关注这些人的行踪,顺便告诉朕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他们不是喜欢争吗?喜欢聚拢读书人吗?这次若是让孟夫子的关门弟子落到北渊和西凉人手里,他们两个就向天下人谢罪吧!”
隋枫一愣,心头旋即升起佩服,论起权责下放,还得是陛下您啊!
待隋枫领命离开,天德帝看着童瑞,“你说此番周山收徒,会不会有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
童瑞笑着道:“陛下,您忘了,孟夫子是本就有了心仪之人才顺势提出的此事,咱们别的信不过,还能信不过孟夫子选人的眼光嘛?”
天德帝这么一听,缓缓点头,“也是,你不说朕都差点忘了,如此朕倒的确可以放心了。”
周山之上,素面朝天却风华自盛的孟青筠坐在房间内的活路旁,就着灯火,帮爷爷缝补着衣袍,眉头却紧紧蹙起。
孟夫子放下手中书,笑看着宝贝孙女,“怎么了?今日这补丁不好缝补不成?”
孟青筠叹了口气,“爷爷,孙女今日听大师兄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