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意外的第三题,狂妄的齐公子(2 / 4)

加入书签

;  方才孟夫子才出了一个超越这帮年轻人经历的题,已经让他们绞尽脑汁,现在却又要他们反转意境,再写出一篇文章。

    这对选手心性、文采的考验,可以说是达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程度!

    不愧是文宗,不愧是孟夫子啊,这谁能想得到!

    明山先生却不管那么多,他只在乎坚定地推进程序。

    他拿起锣鼓,正要鸣响,却听见齐政忽然起身开口,“明山先生,请稍等。”

    齐政的动静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在众人的目光中,齐政长身而立,缓缓道:“方才那位老.姑且称他为老先生吧。他的质疑,虽然十分无礼,但想必带着这样念头的朋友也不少,只是诸位比他要厚道些,至少知道不能凭空污人清白。”

    “在下想借着这个机会,多一句嘴,也算是为自我辩白两句。这世上总是有很多超出我们理解的事,我们不能一听见就去否定它们。”

    “就如西楚霸王在垓下被围,面对数千汉军,以二十八骑突围,却仅损失两骑。又如在下曾听闻,有地方掌管文书存放的小吏,可以做到对一应文书皆过目不忘,存放位置如数家珍,如同活书袋。在下亦曾见过一位账房,大小数字,仅凭心算,便与旁人算盘打出来的丝毫不差。”

    “更比如我身边这位王兄,昔年求学之时,囊中羞涩,一碗清粥,待其隔夜凝固,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以腌菜佐食,终至如今学有所成,这等艰辛,或许也是膏粱子弟完全无法理解的。”

    在一片惊呼声中,齐政忽地笑了笑,“在下知道,言语总是苍白的,在下此刻说这些,也不是想要就凭这个就让大家相信。接下来,我便再用一次方才的法子,来作一篇文,以证清白。”

    “诸位如果有谁认识那位老先生,可以帮在下带一句话,告诉他,不论出于何种心思,何种目的”

    “他的质疑,错得离谱!”

    “他的心思,也脏得可怜!”

    说完,他朝着四方一拱手,缓缓坐下。

    四周众人看着他,都有些目瞪口呆。

    这小子这么狂的吗?

    再来一次?

    而另一些人,比如老太师就要看得明白些了。

    他捋着胡须,笑着道:“重情重义,倒真是好品性。”

    辛九穗有些好奇,老太师便解释了一句,“先前孟夫子主动为他开脱,实则是用了孟夫子自己的名声。齐政如今自己为自己正名,也是在保全孟夫子的名声,免得遭人诟病。”

    这份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