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皇帝证礼,各方齐贺(1 / 5)
瞧见这一幕,一位宫廷画师立刻展开画板,手中的画笔如龙飞凤舞。
白纸之上,四面看台率先出现,点缀以各种颜色。
主看台上的一抹明黄,再让整个场面的档次,瞬间高了起来。
而后手中画笔轻写勾出一道道颜色各异的痕迹,那便是一道道身影,无需清晰的面目,人山人海之热闹便跃然纸上。
正中的蒲团上,站着六个鼓掌的年轻人。
他们目光凝望的前方,一个青衫少年长揖及地。
在他的对面,一位白衣老者拱手回礼。
二人身旁,是笑容可掬的皇帝。
一双双鼓动的手,一张张微笑的脸,共同烘托出了一个圆满而热烈的场景。
在角落里,还有一个叼着画笔,认真作画的画师。
嗯,虽然脸不清晰,但从姿态上就能看出那潇洒从容的气质。
《周山拜师图》在挥毫泼墨间,悄然画成,只待回去填充一些诸如人物神情等细节。
“真好啊!今日这场文会圆满了。”
“是啊,天下文宗,世间奇才,天作之合,文脉传承,还有什么比这更圆满的吗?”
“吾等今日,见证了佳作的诞生,见证了雄文的降世,更见证了文脉在这周山之上,传承有序,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这个少年,自今日起,一飞冲天,恐再难有人拦得住了!”
这样的观点,是许多人的共识。
有人为之欣喜,乐见其成;
同样,也有人为之暗恨,心中嫉妒。
这都是无法避免的,也是智者不会在意的。
天德帝似乎心情大好,“孟夫子自江南远来中京,朕强留至今,心头颇怀歉疚,今既寻得佳徒,得结师徒良缘,也让朕宽慰了不少。不如就在此行了拜师礼,朕亲自作证,也算全了此番盛事。”
听见这话,在场众人都惊了。
陛下不仅为此事定了性,更为此事做了旁证,那全天下都不会再有人敢在公开场合对此事说任何的不是。
刚打算歇口气的画师默默拿起笔,他知道,自己还有一副图要画了。
当天德帝亲自见证了齐政向孟夫子拜师敬茶叩首之后,现场再一次爆发出了整齐的欢呼声。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