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天德帝的交易(2 / 4)
p;保底是政事堂称相。
但他要自己做什么呢?
要自己退位。
同时,还可能要帮陛下属意的接班人一把。
因为陛下说了【相信在他们手里,大梁的江山社稷,家族的传承荣耀,也都能够保全并且发扬光大。】
这二者在陛下口中是绑在一起的,有了大梁江山社稷的保全和发扬,才能有杨氏家族传承的荣耀。
至于陛下属意的人是谁,杨阶觉得并不难猜。
如今,陛下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是楚王的人,如果是让他配合楚王登基,陛下完全无需这样。
而此时此刻,陛下能做的选择,也就剩下卫王了。
所以,陛下这意思总结起来就是:
咱俩都老了,老了就退下来,让年轻人顶上,你的后人帮助卫王登基,然后可以继续当卫王的肱股之臣,杨氏一门的荣耀,也就可以继续。
原来陛下真的不想传位给楚王.
杨阶抿了抿嘴,“陛下厚爱,老臣替家中后辈谢过,臣的侄儿杨怀,敏锐通达,颇有见识,可为陛下为朝廷,略尽绵力。”
天德帝点了点头,“朕记得他,如今是在光禄寺任少卿吧?礼部正好有缺,先让他补礼部左侍郎,待过些日子他熟悉了,以礼部尚书兼入政事堂吧。政事堂也该补充些年轻人了。”
杨阶连忙跪地,一脸的感激涕零,“老臣代他谢过陛下隆恩。”
“起来吧。”
交易达成,天德帝似乎心情大好,挥退房中众人,只留下童瑞伺候在旁,笑着对杨阶道:“这推举太子之事,你怎么看?”
杨阶想了想,开口道:“社稷传承,不能儿戏,臣先前失察失言,既有盲从大流之心,更兼不敢大胆任事之失,愿与陛下匡正此错。”
政治上的任何错误,都是有代价,或者有成本的。
因为有了永远英明不会犯错的上位者,所以就需要有一时糊涂领罪认罚的背锅侠。
匡正这个过错的代价便是杨阶顺势告老还乡。
这一点,对两人而言,都是无需明言的。
天德帝微微一笑,“约莫还有大半个月,趁着这些日子,你可以先调教调教你的侄儿,他可不能懈怠,要替你把担子担好啊!”
杨阶也连忙开口,给出了自己的承诺,“陛下放心,臣这就去联络一番,必不让此事先闹将起来,待时机成熟,臣再请罪以除影响。”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