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楚王造大势,皇帝等风来(3 / 5)

加入书签

的楚王,解释道:“殿下,陛下年迈,储位空悬,殿下乃众望所归,有人上奏议储,这是十分正常之事,咱们仅是稍作试探,当无后患。”

    楚王点头,“且容我想想。”

    陈相见状也没再劝,臣子建言,说明了就好,用与不用都在上位,届时也可撇清责任。

    否则古代谋士为何往往说我有上中下三策,不正是为了事后无责么。

    等到了傍晚,还在犹豫的楚王,便不再犹豫了。

    因为,他接到了太原城的飞鸽传书。

    在黑虎寨停滞不前十余日的卫王,又赢了。

    再次以极小的伤亡,打下了黑虎寨。

    他立刻叫来两位幕僚,安排着明日早朝的行动。

    翌日,朝会。

    楚王独自站在文武百官之前。

    曾经拥挤着卫王、齐王的位置,如今已经只有楚王一人,而百官似乎都已经习惯了。

    尤其是在龙椅上的老人,似乎愈发苍老羸弱的情况下,许多不接受的人,也开始接受了。

    唯有楚王,看着对面空空的位置,总感觉那儿应该站一个人,哪怕摆一个木偶也好,如此才算对称。

    一番议事之后,一个站在队伍末尾的小官闪身出列,朝上一拜,“陛下,臣有本奏!”

    “说。”

    “臣闻《礼记》有云:“国无储君,天下不定。”陛下虽圣德垂拱,春秋鼎盛,然储位空悬,实乃社稷隐忧。当今边患未靖,四海有忧,若无东宫定国本,恐生祸端。昔汉文立孝景而安刘氏,唐宗择天皇而固李唐。臣等恳请慎择元良,早建储君,一以固陛下万年之基,二以安黎民苍生之心!”

    此言一出,许多不知道这番安排的人,几乎都下意识地将目光看向了站在百官之上的那个身影。

    他终于按捺不住了吗?

    而随着这小官的开口,楚王党的许多人便像闻见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纷纷出列附和。

    一时间,群情汹涌,朝堂之上,竟有逼宫之态势。

    政事堂首相杨阶错愕地看了一眼楚王,见楚王一脸平静仿如与己无关的样子,便知道看不出什么,又悄悄看向身侧的陈相。

    他才刚刚移去目光,就见陈相出列,“陛下,臣也附议。自当早立储君,以安朝野人心。”

    杨阶闻言,不由暗叫一声苦。

    而就在这时,天德帝的声音在众人头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