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琉璃瓦制作成功(3 / 7)
bsp; 但这对叶初棠来说不算什么。
“无妨,我来看看琉璃薄片的制造进度。”
她能等半个月,但觉得没必要。
早点做成,早点生产,过完年便能造阳光房了。
不然除夕才做出合适的琉璃,还得等宫人初六开工之后再生产,太耽搁时间了。
只要温度和湿度足够,阳光也充足,快菜十到十五天便能收一茬。
若能在今日定下琉璃的厚度,说不定她能赶在除夕之前,赚到第一笔菜钱!
想到这,叶初棠快步走到最里面的熔炉前。
围观的百姓被她的绝色容颜惊艳,自觉地让出一条道来。
祁宴舟亦步亦趋地跟着叶初棠,眼角的余光盯紧百姓,以防生变。
叶初棠没有制作过琉璃,并不清楚哪种厚度合适。
当然,琉璃越厚,越不会被压裂。
但现在不仅要考虑成本,还得考虑主框架的承重力。
古代的房屋主体框架不是钢筋水泥,而是榫卯结构的木头,承重力有限。
叶初棠花了半个时辰,解决了琉璃薄片不平整的问题。
然后让工人按照她印象中的玻璃厚度,压制了几张琉璃薄片。
古代的琉璃因杂质多,导致承重力下降。
她只好提高厚度的上限。
也不知道测试了多少次,终于在天黑之前确定了琉璃的厚度。
将近六毫米。
这大大超出了叶初棠的预期,让主体框架的承重力增加了不少。
好在不是什么难题。
要么降低框架的高度,减轻压力。
要么用石头做框架,提高承重力。
但不论用哪种方法,都不会耽误琉璃片的制作。
叶初棠擦了擦额头的汗,对铁匠铺的掌柜说道:“琉璃的大小是两尺见方,从明日开始制作,越多越好。”
材料她来提供,铁匠铺只用出人工就行。
但为了提高工人的积极性,她采用了阶梯产量的方式来付钱。
比如,一天生产一百片,一片的人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