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小爽搭救,白小杭之死,凶(3 / 5)

加入书签

诉你一件事。”

    “你说。”

    “刚才我路过一家幼儿园,看见几个小孩在操场上做早操。他们做的不是广播体操,是那套手势舞??就是电影里那段‘清除指令’。动作一模一样,只是配的音乐换成了儿歌。”

    李慕舟浑身血液瞬间凝固。

    “他们不知道什么意思,对吧?”陈然苦笑,“老师也不知道。它已经变成日常了,像刷牙洗脸一样自然。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暴行被美化成传统,屠杀被包装成纪律。”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是关门声。

    “我得走了。”她说,“记住,一旦国际法庭启动正式调查,这份名单就是关键证据链。不要让它消失。”

    “你保重。”李慕舟说。

    挂断后,他立刻召集技术团队,连夜解析上传的照片。名单内容令人窒息:不仅包含执行者姓名、编号、所属单位,还详细记录了每人负责的“任务区域”与“成果统计”。其中一人名下赫然写着:“培训清洁工42名,消除目标家庭7户,回收记忆载体3批(含磁带、日记、绘画)”。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中有十二位曾接受过西方国家资助的“社区融合项目”培训,资金来源包括多个知名公益基金会。这意味着,某些打着人权旗号的组织,可能无意中成为了压迫机器的润滑剂。

    李慕舟当即决定,将这份名单制成交互式数据库,命名为“静音者名录”,并通过区块链永久存证。任何人只要输入一个名字,就能查看其关联事件、地理位置、受害者证词链接,甚至比对《沉默的证人》中的影像线索。

    “这不是报复。”他对团队说,“这是防止遗忘的疫苗。”

    与此同时,戛纳电影节颁奖典礼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外交风波席卷舆论场。某国驻法大使公开指责《沉默的证人》“捏造历史、煽动仇恨”,并威胁撤回对该电影节的所有支持。此举引发连锁反应,三个合作赞助商宣布暂停合作,红毯安保级别提升至最高级。

    然而,就在舆论看似倒向压制一方时,意想不到的支持力量出现了。

    首先是法国高中生发起全国联署,要求教育部将《沉默的证人》纳入高中人文课程教材;接着,柏林爱乐乐团宣布将以影片为主题创作一部交响诗,首演定于九月联合国大会期间;最重磅的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昂山素季罕见发声,称该片“唤醒了亚洲被压抑的集体良知”,并呼吁东盟各国正视历史创伤。

    压力之下,戛纳组委会发布强硬声明:“艺术不应因政治恐惧而噤声。本届评审团有权表彰任何符合人性尊严的作品,无论它来自何处,揭示何事。”

    五月二十日晚,卢米埃尔大厅内座无虚席。《沉默的证人》作为压轴影片放映。全场再次陷入死寂般的专注。当最后一个镜头??金森站在海边打出“我记得你们所有人”??缓缓淡出,银幕陷入黑暗长达七分钟。没有人离席,没有人鼓掌,仿佛整个空间都被某种沉重的情感填满。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