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太子危机(2 / 5)

加入书签

集万千宠爱于一生,享尽荣华富贵,而且老天待她不薄,还给了她未来的希望。如果后宫中只有她一个女人,她,刘邦和他们的儿子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三口之家。

看着儿子一点点的长大,戚夫人的心中充满了幸福,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她开始憧憬着儿子的未来,她开始谋划着儿子的未来。

她希望她的儿子不仅仅是王,她希望他能成为未来的天子,给她带来无尚的光荣。

她不停地向刘邦吹着耳边风。

即便是再坚定的男人,也经不住心爱的女人三番五次的诉求。他开始思虑换太子的办法。

刘邦知道改立太子,事关重大,如果不小心处理,必然引起朝局的大震荡,而这是刘邦最不愿意看到的。

他开始在众多大臣面前毫无保留的表现出对刘如意的宠爱,对刘盈的不满,让支持太子的大臣们自己去揣摩,扭转对太子的态度,转而投向赵王。

但他低估了那些大臣们,买他的帐的人不多!

他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在廷议时抛出来,做一番试探。

刘邦决定廷议废太子的事情,传到了吕后的耳里。

吕后陷入了极度的惊恐之中。她已经在刘邦那里失宠,如果连太子地位都不保,那么她将彻底地一无所有。

不,不行!要反击!吕后在惊恐之中镇定了下来。

她开始暗中活动,动员一切力量保护太子,她四处拉拢大臣,为太子做羽翼。

令她欣慰的是,朝中重臣都倒向了太子一边。

高祖十年(公元前198年),刘邦在朝堂上正式抛出改立太子的提议。

群臣经过短暂的沉默后,朝堂上就像炸了锅。

重臣们的态度很明确,他们认为太子是国家的根基,不能换。当然,支持废太子的臣子虽然不是重臣,但也不在少数。

见重臣元老们多数反对,刘邦的脸色变得铁青,一时之间不好发作。

大臣们各持己见,顿时势同水火般地开始争执起来,偌大的朝堂人声鼎沸,性格粗野的人竟然又开始推搡起来,看到这情形,刘邦彷佛又回到了当初礼仪不整的年头。

这时候,御史大夫周昌跳出来一声大喝,顿时安静了下来。群臣盯着周昌,等着他开口。大家都知道周昌这个人,平时言语不多,却是一个敢于与皇帝争执的诤臣。他要认定的事情,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会力争到底,毫不退让,经常争得面红脖子粗舌头打结,他也不改立场。

而且他主管监察,百官对他都是又敬又怕,萧何陈平等人也要给他几分薄面。

刘邦更是对他既忌惮又尊重。

但周昌有个毛病,这个毛病无所谓好坏,但却鬼使神差的发挥了一次作用,他的毛病是话说得太急,他会口吃。

百官中的老二出来发话了,大家自然得听听他的高见,于是,原本喧嚣的朝堂顿时鸦雀无声。

周昌见百官争执不休,本就心中着急,一急就口吃起来,他说道:臣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他这一结巴,两句话说得十分费劲,再加上脸红耳赤的,顿时把大家给逗乐了,突然,殿内一阵哄堂大笑。

这么一乐,争执引起的不快立马就烟消云散。刘邦见这么多人反对,恐怕一时之间也无法决议,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此事暂时作罢。

在东厢的神经极度紧张的吕后总算松了口气。朝议结束后,吕后截住周昌,也顾不得皇后身份,跪谢周昌。

吕后这一跪是出自真心的,她的处境如此恶劣!周昌能当庭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