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得意的代价(2 / 3)
东西,没了你齐国我照样打败秦军。
田荣原以为可以假他人之手消除隐患,但没想到项梁会拒绝自己,所以就顺理成章拒绝了出兵。田荣心中且喜且怒,喜的是不用派兵去与秦军精锐接触,怒的是政敌还活得好好的。
说起来,田荣也算忘恩负义,毕竟楚军救过他们,毕竟在宴席上亲口承诺共同抗击秦军。政治是没有道德底线的,它的唯一底线只有利益,自古皆然。
项梁在定陶又跟秦军打了一仗,结果还是楚军大胜,而这一仗是章邯故意输给项梁的,目的是为了麻痹楚军。经此一战,项梁更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章邯:什么百胜将军,狗屁,他以前之所以打胜仗那是因为没有碰到我。
项梁是个表里如一的人,心里怎么想,他就会怎么做,他开始与将士把酒言欢,日夜笙歌起来。
楚军营寨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楚军将士无不欢声笑语之时,有一个人心里却充满着忧虑,他明白楚军正慢慢的滑向危险的边缘。这个人叫宋义。宋义,楚国人,秦末大乱后,趁机聚众起义,后来转投项梁,读过些兵书,对兵法有自己的见解。
宋义实在看不下去,对项梁进谏道:“打了胜仗,将骄卒惰者必败。现在士卒怠惰,秦兵日增,老朽很为将军担心啊。”
项梁不但不听,还嫌耳根子不清静,给他个差事,去出使齐国,就因为他在路上说了一段话,他出了名。
在出使齐国的路上宋义碰到了齐国的使者高陵君田显,问道:“您这是要去见武信君(项梁)吗?”
高陵君说道:“是的!”
宋义道:“我看武信君要大败了,你去得慢一点能免祸,去得快一点会遭殃。”
不得不说,宋义作出这种论断,也确实有些能耐。
高陵君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听从了宋义的劝告,放慢了脚步。
秦军的援军陆续到达,章邯日夜不停的操练士卒,为了一雪前耻,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项梁,你等着吧,你就继续得意吧,你得意不了几天了!
章邯望着楚军日夜笙歌的美妙场景,嘴角露出了一丝恐怖的微笑。
秦军调度完毕,章邯便作出了部署,命令司马欣等人留守大本营,亲率其他武将连夜偷袭楚军大营。偷营,是章邯最拿手的战法,他是屡试屡爽。
前面已经说过,偷营不是那么好偷的,敌人的大本营,都是防守十分严密,弄不好会陷入重围。能偷营成功的,要么敌军营寨极度空虚,要么敌军将士极不正常。
而眼前的楚军就属于极不正常的状态,战争期间,将士喝酒的喝酒,睡觉的睡觉,唱歌的唱歌,全然一副歌舞升平的景象,而一军统帅项梁也是喝得烂醉如泥,正在牙帐中鼾声如雷。
项梁,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吗?我在怀疑…
章邯率军悄然接近楚军营寨,见楚军果然防备松懈,大喜:天助我也,项梁,你的死期到了。当即一声令下:给我杀,给我痛痛快快地杀,给我一个不留地杀。
秦军将士早已憋了一肚子气,今晚总算可以好好地发泄,窝囊了个把月,总算可以把这口恶气给讨回来了。不用过多描述了,结果可想儿知,项梁酩酊大醉,楚军措不及防,前些日子张牙舞爪的雄狮变成了一群待宰的羔羊。
楚军阵营里一时火光冲天,鬼哭狼嚎。
在牙帐里的项梁刚被惊醒,眼睛还没睁开,一个秦将飞马过来,手起刀落,项梁的头颅在地上咕噜咕噜的滚了起来。项梁,今夜再也无法入睡。
可悲可叹。
项梁已死,楚军士卒更是成了无头的苍蝇,到处乱窜,秦军直杀得手软。
章邯报了大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