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章 邯再败(2 / 3)
有什么好怨言,可眼前这厮也太不厚道,骂得也太狠了,嫌活得不耐烦了,是不是?小兔崽子!爷爷送你见阎王去吧!
章邯拍马舞刀,来势十分凶狠,项羽见章邯已经被激怒了,心中得意,也挥舞着自己的那杆“禹王槊”迎了上来,两个人你来我往打的是风生水起,星辰暗淡,日月无光。这场武斗要是放在武侠小说中会这样描述:寒光闪动,一柄大刀猛地刺向年轻的项羽。项羽挺枪转腕,将大刀挡于左肩之上,旋即右手化拳为掌,‘唿唿’,连出两掌,掌风刚劲凌厉,招招杀机,章邯心中一惊,难道这就是江湖中失传已久的绝学项家掌?他纵身一跃,身子一扭,大刀直取项羽后颈。此时凶险之极,在场江东子弟无不捏了一把汗。不想项羽轻笑一声,执槊向上一挺,只听‘铿’的一声,槊尖恰恰直击刀面,章邯被弹落回马上…
若真是武侠决斗,边上肯定是一片叫好声和鼓掌声,偶尔还会夹杂些许买章邯买项羽的吆喝声。
可这是战场,真真正正的战场,所有的人都表情严肃的看着主将的拼杀,自己也暗暗蓄积着全身的力量,所有人都很清楚,不集中精神,不贯注力量,待会儿就是你死我亡的时候,就算有不少人想建功立业,想封候拜将,也得打好这一仗再说。而且封王拜侯仅仅是少数人的想法,相信大多数的人是不得已,是为了混口饱饭吃,混点饷银给老婆孩子用,刀枪不长眼哪!这个时候,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哪会有叫好声?
章邯毕竟上了年纪,不管他有多生猛,还是敌不过年轻力壮的项羽!项羽是牛,是一头力大无穷的蛮牛。
几十个回合过去,任凭章邯刀法再精湛,也渐渐不支。他感觉情势不妙,也不恋战,拨马便往回跑。
项羽习惯性的往前追,径直冲杀到了秦军前阵,项羽定睛一看,竟然无比兴奋:哈哈哈,人头,好多的人头,今天可以杀他娘的痛快了。笑声让所有秦军士卒胆战心惊。
打仗要是碰到项羽,只能说是倒了八辈子霉。
怎么会有这种人?简直就是人妖(人中的妖魔,简称人妖,非现在的涵义)。很多秦军士兵都没搞明白自己碰到的是人还是妖,头颅就掉在了地上,嘴巴还在一张一合的暗骂。项梁见侄子已经冲到秦军前阵了,于是下令全军向前冲击。章邯稳住阵形,也下令五个方队同时出击,马军,车军由左右两翼冲击。
项梁带领楚军主力向前攻击前进,而英布和蒲将军分别抄秦军的左右两翼发动猛攻,战场上一片血肉模糊,只有震天的喊杀声和惨叫声。
几十万人东阿城外混战,方圆十里是血肉横飞,浓烟滚滚,田荣等人从东阿城里望去,也不免心惊胆战。
秦军渐渐的抵挡不住楚军的攻击,项梁当初挑选出来的精兵良将个个勇猛无畏,秦军陷入苦战,章邯这支部队自从出关以来,大小仗打了不少,还没有碰到过这么生猛的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军的伤亡越来越严重,章邯一看这样下去,自己的部队会面临着全军被歼的危险,所以命令组织队形边打边撤。
战场形势于己不利,是最考验将领应变能力的。
如果仓皇撤出战场,容易被敌军从后面追击,这种情况无疑是噩梦,被敌人追着屁股跑,搞不好会全军覆没。在打不赢的情况下,只能组织军队有序后撤,相信章邯在任少府时就曾经很认真地研究过这个问题,也模拟过这种场景。所以他的军队虽然伤亡惨重,但是撤退的井然有序。当全军撤回营寨时,却发现,营寨已经插满了楚军的旗帜。
原来沛公趁前方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夺了章邯的营寨。这下章邯心里大骇,偷营本是自己的看家本领,现在反倒着了别人的道。
糟了,中了敌人的圈套了,为了避免被敌人前后夹击,
↑返回顶部↑